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5(1 / 2)

加入书签

有金樽开?”已经说明了一切,然而面对离别他们也不必太过伤感,“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酣畅淋漓地饮尽杯中酒便好了。】

东晋。

陶渊明听女子说了许多喜爱自己诗文的人。

每个人都不尽相同。

但不管他们对于仕途是怎样的态度,似乎都与自己一样爱酒。

“陶郎,你为何买了这么多秫种?”

陶渊明转头看向自己娘子,笑道:“唯有饮酒乐也。”

【对于李白这样的漫游人而言,一生经历了无数类似的离别,他开阔、豁达,而后还会遇到许多的好友,金樽再未开,他的诗句中也再未出现过杜甫。】

【但我们说杜甫是个念旧的人,他在后来还写了许多思念李白的诗句。】

【因为性格的不同,所以李白写不出“三吏三别”,杜甫也写不出《将进酒》,然而即便不再相见,他们在自己的领域依旧发光发亮。】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三吏三别?”李白顿了顿。

这是杜二甫的诗?

《将进酒》不过席间随心而作,但想杜二甫,不是写不出,感觉不同罢了。

魏文帝言“文以气为主”,诗又何尝不是?

【杜甫写了很多有关李白的诗,我们可以来看看。】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就是写于他们在天宝四载一起去访友之时,“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李侯算是杜甫对李白的一种尊称,李白这时候已经是以诗作闻名了的,所以杜甫说他有佳句,跟阴铿有得一拼。】

【在南朝齐永明年间出现了一种新的诗体,叫做永明体,永明体诗歌讲究声律和对偶,是律诗的起源,而阴铿、沈约、谢朓、王融、何逊都是永明体的代表人物。杜甫讲究格律,擅长律诗,他对这些人物都是比较推崇的,所以他把李白与阴铿相提并论其实也是对李白的一种赞颂,我们也说过李白的律诗也是不差的。】

李白自己也是欣赏永明体诗人的。

不过他更喜欢谢朓那种自然清新的诗风。

阴何善工,确实跟杜二甫的诗歌相似。

他拿阴铿夸赞自己,这评价也算很高了。

【“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这里的东蒙客,指的就是隐居在鲁郡的隐士,杜甫说“余亦”是因为在他认识李白的这时候,李白已经在鲁郡待过好几年了,意思就是你是这鲁郡的隐世,我现在在这儿也算是,咱俩都是兄弟。】

【可见杜甫是很亲近李白的,即便李白此时在官场并没有什么成就,但他的人格魅力和诗文水平也吸引了很多诸如杜甫这样的人。】

【而后杜甫又说“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我们晚上盖一床被子,白天同游鲁郡。可见两人关系是真不错。“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想到隐居,就去拜访当地的隐者。这里的北郭是借东汉时期的“北郭先生”廖扶代指隐士。】

【然后他们就去找到了范十,“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一进门就感觉那种隐士的气息扑面而来,看到站立的小童都一身清雅之感,“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直到夜幕降临也舍不得离开。】

【“向来吟橘颂,谁与讨莼羹?”一般来说作者诗歌中的情感都集中爆发在后面,当然也不是绝对的,这里就是如此,“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公元前317年,楚怀王十二年。

“屈左徒,如今《橘颂》乡间稚儿便可倒背如流,若到后世岂非奉为至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