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6(1 / 2)

加入书签

怒嗤之以鼻,又有多少人,因为事不关己而轻易认可,偏袒似的说上一句孝大于天?

诸葛亮敛着眼。

“但祸有罪首,曹操杀父之仇,罪归陶谦。至于此,又何以用徐州上下之鲜血,成全他曹孟德一个人的孝子之心?”

一字一顿,一字一句,浸染满的是当年徐州的血泪。

“——他若是执意坚持,那么徐州子弟父兄之仇,又何尝不是不报不可,不恨不行。”!

第78章

【曹操这样的屠城行为,不仅放在当下的价值观中值得人口诛笔伐。

哪怕是放在人权意识相对淡薄的古代社会,甚至还有着所谓的孝道作为遮羞布和口号的时候,也是为当时人所诟病,并且难以接受的。

百因必有果,当他干出了徐州那般满是血雨腥风的残忍之事之后,回去兖州所迎接他的,就正好是陈宫与张邈这两位与他关系匪浅的人物,联手叛迎吕布。

——兖州易主。】

“那二人之所以背叛,又……”

曹操一时怔然,脱口而出想为自己辩解,最后却也止住了口。

他本想说二人的背叛分明与自己徐州之事无关,早在自己二征徐州之初,他们就早该生起这份心思。与徐州之事撞上,只不过是因缘巧合罢了。

可是,若也有后世人口中的因素呢?

人都是擅长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寻找借口的生物,而当这个念头一旦生出,逃避的本能就忍不住使得它在曹操的脑海中有如附骨之疽般挥之不去。

如果不是因为他讨伐徐州杀伐过多而使得自己与曾经信任的谋士和交好的朋友而离心的话,那么他岂不是只能承认,自己没有识人之明,不能分辨忠奸,无法发觉自己身边人有多么轻易被利益所动摇了吗?

他当然知道利益能有多么打动人心,他和袁本初又何尝不是因为利益而分道扬镳。

可是如果这样的事情能少一点呢……但那岂非要他自己心里承认,自己屠戮徐州有失众望?

沉默着衡量,在后世人前面态度倾向的影响下,他心中的天平朝着某一个方向悄无声息着偏移。

【兖州有失,是曹操事业上的一次彻底大败。

失去了自己大部分的根据地和有生力量来源,他所要面对的是自己军队连粮草都快要供应不起的艰难现实。

在这样堪称一穷二白的时刻,他的老相好袁绍却向他投来了橄榄枝:你现在都落魄成这样了,要不咱们还是连和吧,反正我家大业大,养你一个也不多。】

“嗯?”

荤素不忌的孝武皇帝一时之间挑起了眉,颇有些玩味的笑意,敏锐地捕捉到了后世人言辞中的调侃玩笑之意究竟点在何处。

好好的结盟之事,被它这么一说,倒有些奇怪的旖旎暧昧之意了。

刚刚正好想到袁绍的曹操:……

后世人,正常点,你别这样!他一想到袁绍如果真那么说,就真的忍不住起鸡皮疙瘩。

【正经话肯定不是这么说的,但是拉拢的意思也挺明显,所以曹操一时还真的心动动摇了几分,后来被程昱给劝回去才罢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