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27(1 / 2)

加入书签

公元前113年,元鼎四年。

司马迁觉得自己本来就觉得应该博采众长。

而且他觉得父亲也不是完全信道家的啊,难道是自己写错了吗?

【而司马迁是偏向于儒家的,不过要注意的是,这里有偏向却不绝对。我们这里的讲解并不深,也不精准,只是提供一个大体的方向而已,具体的大家还要自己下来细读。】

【讲了这个思想渊源,接下来终于轮到司马迁本人了。】

【司马迁先说自己的壮游经历,再提父亲对自己的嘱托,而后写到和好友壶遂的对话。前二者我们已经说过了,这个壶遂呢,是汉武帝时期的术士,他和司马迁一起改颛顼历为太初历,在历法上的成就不小,在这儿呢,是个配角,咱们看看就行。】

啧啧。

众人忍不住称奇,那可是著名汉臣啊,在女子此处竟就只是一个配角而已。

不过想来也是,他与司马迁共事,但是比之司马迁的成就还是差得太多了些。

【在这里,司马迁主要借与壶遂的对话表达了自己对于《春秋》的看法,从而衍生出除了完成父亲遗愿,他自己为什么要创作《史记》的原因。】

公元前113年,元鼎四年。

汉武帝也很好奇,他为何要创作《史记》,连自己都没想到呢。

虽常说什么名垂青史,但却没刻意想着在史书中留下名字。

不过,这司马迁别是因为自己,那肯定就不是什么好话。

【《春秋》在这里指的应该是由孔子编订的春秋时期的鲁国的编年体史书,而在那个时候春秋二字就有编年体史书的意思,比如有周之春秋等等。】

【作为儒家经典,《春秋》一直以“微言大义”而著称,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短短的语句蕴含了大大的道理,而由《春秋》演变而来的还有“春秋笔法”的说法,便是寓褒贬于文笔,而这些其实都有被司马迁学习运用,《春秋》不算难读,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一下。】

其实有些人并不能理解这样的说法。

尤其是那些史官们。

史书,贵在客观,那是连陛下都不能更改的,怎么能在其中寓褒贬呢?

这实在是有些不合理,可是听幕中女子所言,这在后世好像还是件值得赞颂的事?

【在这里呢,司马迁认为《春秋》是用来论述道义的,拨乱反正,“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做人君,做人父,就必须要读《春秋》,可以看得出来司马迁对这本书的评价是很高的,那后世认为的《史记》以道为尊的说法就也是站不住脚的了,《春秋》那可是孔子编订的啊,其中的体现的满满都是儒家思想。】

众人也不赞同《史记》以道为尊。

不过他们倒是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常常受人忽视,那就是不能片面地把局部看成是一个整体。

整个《史记》中不过是说了道优于六家,便认定整本书都是这个思想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即便可能性很大。

还有有些人觉得女子的说法也不是那般正确。

因为班固对于《史记》的批判其实是来自于《汉书·班彪传》,所以若说尊道的是司马谈,那批判尊道的就该是班彪,两个老子的事,小辈就还是别掺和了。

【然后壶遂就问他,孔子那是因为上面没有贤明的君主,下面自己又得不到重用,所以才做《春秋》以表达自己的不平,而现在你在大汉朝当官,又想说什么呢?】

刘彻挑眉。

好的不灵坏的灵,还真跟他有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