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7(2 / 2)
巨幕一出,全天下只怕已经没有了不认识王安石的人。
可真令人羡慕啊!
【“相逢罇酒盍留连”,如今相逢,那还不痛快畅饮?】
【收到这首诗,王安石自然也有回赠,他写了《奉酬永叔见赠》回给对方,这两首诗虽然有点不太私人,就写得有点官方,有点商业互吹的感觉,不过却也让我们了解了当时人们之间的交往方式,还有当时欧阳修的一个地位的左证,也说明王安石这个人是真的有才有能。】
商业互吹?
这是什么意思,互相写信跟商业有什么关系?
众人都盯紧了巨幕,心中发出疑惑,难道他二人之间还有什么利益纠葛?
官方他们倒是大体能明白,可放到此处也还是不怎么明白。
这诗不是私底下写的?而是为了公务而写?
前面的不懂,幕中后面得到的结论大家就更不懂了。
当然,他们也知道欧阳修的地位和王安石的才能,可是他们不明白这结论是怎么从前面得出来的。
没等众人明白,幕中女子又紧接着继续讲解。
【“欲传道义心犹在,强学文章力已穷。”“我”啊,还是想要传扬孔孟道义的,就是写文章感觉有点力不从心。优秀的人就是这样啊,永远在攀登,对自己的优秀“一无所知”。不过应该是自谦之词吧。】
都说文人清高,有些时候这些文人在面对真的比自己优秀的人还是很谦逊的嘛。
不过众人想象王安石这样的人写文章都还力不从心,那他们写不出来文章,不是也很正常?
【这里说传扬孔孟道义,其实也是有关古文运动的,古文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复兴儒学道统,就像欧洲的文艺复兴,他是从文学艺术开始的,但是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变当时的一种社会风气,像古代的这些个文学运动,包括我们之前所说的白居易领导的新乐府运动,都是有其政治目的的,而古文运动的一个口号就是“文以明道”,其实它跟新乐府运动又有多大的区别呢?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唐,元和年间。
没错,白居易也认同这个观点。
他觉得这里说的古文运动跟自己的想法是差不多的。
就从文以明道四个字就能看得出来。
只不过自己利用的是诗,而他们利用的是文。
自己是要将诗写新,而他们是将文复古。
而他们所欣赏的都有先贤之作,他们是一脉相承的。
【“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这两句又是在谦虚了,也是在回应《赠王介甫》中的前四句,他说,“我”啊,以后能领会孟子的道义就已经足够了,怎么敢奢求在作文方面赶上韩愈呢?你看这里也是很明确地说了“吏部”指的就是韩愈,不要理解错了。】
韩愈心说,很真是谦虚了。
他一直明白后生可畏四个字的含义。
王安石显然是一个能人,他的文章还显得有些稚嫩,那是因为他还年轻。
等过些年岁,他相信对方能写出更好的诗文来。
而比不比得上他,那还不是旁人说的。
【虽说这两句算是谦虚,但是在我看来韩愈的文章那确实很难超越,不过两个人的风格是有差异的,所以不好比,都是复古,方向不同,读起来的感觉也是不同的,韩愈的文章读起来怎么说呢,你会感觉更有深度,而王安石的读起来会相对轻松一点,它们给我的感觉吧,可能就是唐诗与宋词之间的差别。】
韩愈微微讶异,没想到幕中女子会这样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