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26(1 / 2)

加入书签

不用害怕旁人看不懂自己的诗句了。

他不仅可以写序言,更是可以将自己想说的话在后面说出来。

不过这也是需要讲究的,写在诗中的话,还要整体看起来和谐,不能为了说理而说理。

这巨幕的出现,当真是让他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啊。

【像王安石这种文章咱们往往都不用看前面的内容,只需要找到他的观点就能知道他想表达什么了,阅读理解困难户的福音啊,不过呢,这并不能说明王安石写的诗文不好,相反就只是从这么一篇小小的文章当中我们就能看得出来,王安石的写作是很成熟的,不过这也只是相对于其他人的来说,于他自己后期的文而言,那还是有点稚嫩在里头。】

公元1042年,庆历二年。

幕中女子对王安石的夸赞让王安石颇有些想笑。

这是在夸他没错,可是夸得却是不清不楚,倒是会帮他得罪人的。

不过王安石倒也不是多在意。

只要是实话,他也乐意听。

【也不仅仅是这一篇文章是这样,王安石写作语言精简,所以他的文章基本上都有一种力量,当时他还写过一篇驳论文《读孟尝君传》。什么叫驳论文呢?就是辩驳旁人的观点,当时,人们都认为孟尝君是一个十分善于结交人才的人,他手底下什么人都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英雄不问出处。】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英雄不问出处,这是曹操一向施行的。

只要有用,对方曾经是个什么人又有什么要紧?

反正到了他的麾下,全部都得老老实实地听从他的调配。

这个王安石是他想要招揽的。

只是可惜了,这么多的有志之士,偏偏只能看却不能用。

要是幕中女子能再多说些他们这时候的能人就好了,可是幕中女子都说过了,那些文学人才几乎全在他邺城。

他一时间还真不知这是好消息还是不好的消息。

不好是这世道竟就这么几个能人,好是,他没有,旁人也没有。

【但是王安石却不这么认为,“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他认为,孟尝君不过是鸡鸣狗盗的头目,怎么能说他善用人才呢?】

【根据《史记》记载,孟尝君曾经有一次被囚禁在秦国,有被杀的风险,而他到处找人帮忙,最后到了秦王的宠妾帮自己,秦王的宠妾想要他的一件白裘,可是孟尝君的白裘已经送给了秦王,他手底下就有一个善于偷盗的人,从狗洞去把那白裘偷了回来,宠妾帮他让他得以被释放,怕秦王后悔,孟尝君飞快出城,但是在城门口的时候却又犯了难,因为根据当时秦国的规矩,必须要鸡叫才能开门,这时候孟尝君手底下又有一个很会学鸡叫的人,他学了鸡叫,孟尝君这才如愿以偿地逃离了秦国。】

公元前202年,汉五年。

这有什么问题呢?

虽说是学鸡鸣,也装狗盗窃,但那都是为了自己的命啊!

人都要死了,这样做有什么不对吗?

这王安石怕是不懂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

刘邦觉得,若王安石生活在他们这个时候,恐怕又是一个和项羽一样的人。

他们要脸面,那势必会失去很多东西。

【有了这两件事,众人都觉得 孟尝君是个很会用人的人,其实在三国时期,曹操也是这样的人,但对此王安石却不怎么同意,他认为孟尝君明明可以靠着齐国的强大找一个正常的人才,与秦国正面刚,然后将他自己解救出去,可他偏偏要依靠这些鸡鸣狗盗之辈。】

说得轻松,这是能轻易做到的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