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24(2 / 2)

加入书签

东晋。

陶渊明先时还在想这女子是在何时用自己的句子自号的,原来是在这闲适之时,那倒还算不错。

经过这些日子,陶渊明留下的遗憾已经慢慢消散了。

东边不亮西边亮,他虽未能在仕途上大展拳脚,但正如那李白所言“天生我材必有用”,他的诗文能为后世带来价值,这足以令他欢喜了。

公元1107年,大观元年。

近来赵明诚去寻了许多的金石刻词。

李清照在婚后也慢慢耳濡目染对这些东西产生了兴趣。

他们在这青州没太多的趣事,研究这前朝的金石刻辞算是一件。

想想这样的生活,李清照什么气也没了,等这次巨幕过后好好与他说说,若是他因为自己的原因纳妾,那自己改改,若是他的错……

李清照默了半晌,还是打算要跟他说清楚,毕竟是要过一生的人,这些事可不能强行忍着。

第107章

李清照

【李清照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幸运的,她嫁给赵明诚不仅是门当户对,而且还是志趣相投,赵明诚创作《金石录》,李清照就在一旁协助,而李清照爱诗词,赵明诚也是喜欢的,那段时间,两人可谓是琴瑟和鸣。】

公元1107年,大观元年。

琴瑟和鸣便琴瑟和鸣,为何要添一句那段时间呢?

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幸运的,难道还有不幸的时候?

想要门当户对对于他们这样的人家来说并不难,门不当户不对才会受人诟病。

但是两人志趣相投,那可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啊!

【然而,这个金石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一些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算是古董了,找这些东西肯定要花不少的钱,但是李清照二人的生活并不富裕,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写道,“赵、李族寒,素贫俭。”虽然他们两人的父亲都曾任高官,但他们在财物方面并不宽松,这从侧面说明李格非和赵挺之或许还算比较清廉的好官吧,但事实上历来对李格非的评论倒是没什么争议,只是有人说赵挺之是小人,有人说赵挺之是正直的官员,这是有争议的,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因为当时的党派之争,才会出现不同的评价。】

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

苏轼与赵挺之的关系一向不睦,他想起了自己对赵挺之的评价。

“挺之聚敛小人,学行无取,岂堪此选。”

如今再想起以前的那些矛盾,苏轼也只能是扯着唇角笑笑。

争来争去一生就这么过去了,他们这是何必呢?

公元1107年,大观元年。

说到这些,赵明诚面色自然不愉,试想谁会想听到旁人如此编排自己的父亲?

但他也知道,对于父亲不好的评价很多都是来自另一派的人,他也很痛恨这党派之争,若是没有这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