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6(1 / 2)

加入书签

是他早点发现,早点将安禄山的罪行告知圣人,那不是一切都不会发生了?

而他也会受到圣人重视。

最为重要的是,百姓们不至于受那么多的苦。

【《北风行》也是乐府旧题,讲的就是一些北方风雪,行人不归之类的伤感话题,这首诗就是从一个思妇来描述战争带给普通人民的痛苦的诗歌,为的就是揭示安禄山在北方制造民族纠纷导致民不聊生的罪行。】

女子们有些不喜了。

怎么又是思妇?

就不能直接将叛军罪行说出来吗?

为何非得将她们写得那般哀怨?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高诱为《淮南子》作注,写到,“龙衔烛以照太阴”,所以这里的意思是,烛龙栖息在北方极寒之地,终年晒不到太阳,只能依靠它衔着的烛发出光亮,这两句显然只是一个传说,神话元素在浪漫主义诗歌当中时有见到,这里李白以神话起兴,引出后面的诗句。】

李白对浪漫主义的理解又深了一些。

他思考了自己和屈原的诗文,确实他二人是喜欢用神话的。

可是,其他人也用的吧?

这就能说是浪漫主义?

那是否许多人都是呢?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日月怎么就照不到这个地方呢?这地方只有怒号北风,“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北风吹得燕山的雪花厚如席,一片片的落在这轩辕台上,燕山、轩辕台都是那一带的地名,不过是换一个说法,让诗句不会显得那么枯燥无变化。】

【为什么要写这样的风景呢?原来接下来才进入正题,“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在这样苦寒的十二月里,幽州思妇没了歌声没了笑容,只是眉头紧锁,“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倚在门边望着行人,想起自己在那苦寒的长城打仗的丈夫真是可悲。】

女子们心中有些愤怒。

自从幕中女子为她们说话之后,她们就见不得这些往日里让她们感同身受的诗了。

虽说她们中的大多数如今在家中的地位并没有任何的改变,却无法控制她们已经改变的内心。

然而她们虽怪李白,虽见不得这些诗,但是当看到幽州思妇那般凄惨时,还是忍不住为之落泪。

她们谁的日子有多好呢?

【紧接着他就解释为何而悲,“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丈夫走时提着宝剑去守卫边关,只留下了一个绘有虎纹图案的箭袋,“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箭袋中装了一个白色羽箭,如今已经结了蛛网布满灰尘,“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箭虽然还在,丈夫却战死再也回不来了。】

原来如此。

这幽州思妇也太凄惨了?

都怪战争,若是没有战争就不会有这些破事了。

虽然许多女子都听不懂这首诗一时在讲汉代一时又在讲大唐。

但是她们却知道,大唐会乱是安禄山的过错。

如今她们不知道安禄山已死的巴不得他早点去死,知道安禄山已死的巴不得将他鞭丨尸。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真是不忍再见到这东西,于是把它烧成了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黄河虽然很大,但是只要土够多就能塞住,可这愁恨却如同北风雨雪难以消除。】

唉,太悲伤了。

女子们全然忘了怨李白的事情了。

他写得太好,以至于听完他的诗,她们的心中都像是积攒了千年风雪似的。

凉得可怕。

【邢昉在《唐风定》中说这首诗“摧肝肺,泣鬼神。”这首诗看起来像是平平淡淡地在讲故事,但是其中却让人悲伤,真正好的诗文不需要多么华丽辞藻的堆砌,往往就是在平淡之中就能透露出真情。】

对对对!

正是如此!

不知该如何表达的不识字的那些人只能听着女子的话而发出赞叹。

他们虽不懂,却也认同李白就是诗仙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