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1(1 / 2)
信奉道教,但他也是信奉儒家积极入世的心理的。】
【不过李白与大多数的文人不同,他没有盲目地全盘接受儒家的思想,甚至十分嫌弃那些满口仁义道德却根本不做实事的儒生,他曾经写过一首《嘲鲁儒》,讽刺那些装腔作势、死读经书,又不懂经邦治国之策得儒生。】
【有些人认为李白并非是随意嘲讽他人,而是在受到嘲讽后,写下的讽刺诗。】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李邕没忍住笑了笑。
这就是李白,不会让自己吃了亏。
如此真性情,没入朝堂也不一定就是坏事。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鲁地那些白发老者谈论五经,他们将那些词句都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了,但是问他们经世之策,他们却茫然无措,如坠烟雾。】
【其实他们这样的人我们现代也不是没有,都是为了考试,但是现代教育下,我们更多地是注重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像这样一味死读书的人就算是考上了大学,也得花更多地时间去培养自己的各种实践能力,要不然只能是寸步难行。】
国子监内。
学子们还在想等李白的诗句出来后他们要如何反驳,就听到了女子说后世之事。
“德、智、体、美、劳?是德行、智慧、体格、外貌、勤劳之意?”
虽然感觉可能并没有那么简单,但是这几点看起来似乎都挺重要的。
还有各种实践能力具体指的什么?
他们中也有许多成日里只知道死读书的人,可论起来,大家策论也差不了太多。
也不至于问经世策略就“茫如坠烟雾”吧?
【“足着远游履,首戴方山巾。”他们脚上穿着远游的鞋子,头上戴着方巾,“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走在大道之上,还没抬脚,宽袍大袖就已经扬起了灰尘。】
这话一出,众人就都听出来了李白的嘲讽之意了。
李白不这么说,他们还不觉得,甚至会觉得仙风道骨很有风度。
如今读着这诗句,想着那样子未免有些装腔作势。
有时候许多大儒们就是如此的。
可他们哪敢嘲啊,还得是李白。
“这李白也太狂了吧!”有人感叹了一句。
众人看向他。
用得着你说。
现在整个大唐谁不知道他狂啊?
都说身后名不如一杯酒,如今看来,这样的身后名谁不想要呢?
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这才哪跟哪啊?
后面的讽刺就是辛辣。
【“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这个秦家就是秦朝,说的是李斯,褒衣人就是儒生,因为古代他们的袍子比较宽大,所以这样称呼,早在秦朝时,就不用儒家人了。】
【但是说到此处,我们讲一下焚书坑儒的事情,之前提到过,只是说得比较笼统。】
【首先焚书这件事情的影响是很大的,不然也不会几千年来一直遭受诟病,虽说这事情有利于秦朝统治,但弊大于利,完全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
嬴政下来也仔细地与几人讨论过这件事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