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9(2 / 2)
“杜郎……”杨氏眼眶通红,因着杜甫晚年的经历不停地抹着眼泪,可这时听到这样的称呼也忍不住痴痴地望着杜甫。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当真造化弄人。”
曹植不由地和杜甫产生了共情,他们拼了命地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没曾想到最后却在诗文这条路上获得了成就。
【杜甫虽然离开了,但是他的诗如同历史一般,永不磨灭。能写出这样优秀的诗,这跟他严谨的写作态度分不开,在杜甫草堂时,他写了一首《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写出了自己写作的严格要求与人生感悟。】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焉得思如陶谢手……”】
东晋。
陶渊明猜到这陶应当就是指的自己。
谢应该是谢灵运吧?
若是能与他们一同写诗畅饮,他也觉得不错。
但他却不能认同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
写诗作文如同生活,当以自然为贵,虽要讲究却不能一直纠结其中,那样只能失去了自然趣味。
唐,元和年间。
“语不惊人死不休。”
这话一直被贾岛封为作诗写文的金科玉律。
他还以为女子不会提这首诗了,没想到最后还是提了,可想而知这观点还是很重要的。
若人人都以如此态度作诗,诗家必兴也。
【“我”这个人为人孤僻,就喜欢没事寻觅好的句子,如果诗句不好,“我”就是死了也不能罢休。“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老了以后写的诗都更散漫了,对着春天花鸟也不去想那些花鸟之词了,“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江边做了一个栅栏,可以让“我”垂钓,“我”又准备了木筏代替出入的小舟,“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什么时候才能有像陶渊明、谢灵运这样的诗人一起同游作诗啊?】
东晋。
谢灵运猛地被提及,心中跳了跳。
看了杜甫的生平,他已经深深折服于杜甫的魅力之下。
不管是他的为人还是诗才,都是值得自己学习的。
若是杜甫出生在如今这个年代,他必帮着杜甫实现报国理想。
只可惜君生他未生,他们相差几百年,根本没有相见的可能。
【这首诗的艺术造诣很高,首先“语不惊人死不休”一句为传世名句,不仅影响了苦吟派诗人也影响着后世许许多多的文人。】
【而“春来花鸟莫深愁”这一句也很妙,在杜甫诗中,许多写春天花鸟的句子都是带着愁苦的,比如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句诗并不是说这些花鸟不忧愁了,而是杜甫现在写诗随意了,不用这些来表达愁绪了。】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王维对女子的话还是不太认同。
这后世之人对杜甫的评价未免太高了。
花鸟本就不止可以用来表达愁绪。
虽然他也承认杜甫的许多诗句,尤其是这后期的诗句,写得确实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