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4(1 / 2)
成年男子了吗?”在天宝三载,唐玄宗规定 二十二岁为丁,也就是说在二十二岁之前是不用服兵役的,意思这里征的兵是小于二十二岁的,他才会如此一问。】
李隆基满眼赤红,他好不容易将二十一岁为丁改到二十二岁,这竟是置他的规矩于不顾?
这些小吏,简直该死!
偌大的县城,怎可能无丁?
大唐就是被他们这群人给害的!
【官吏回答:“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昨晚已经下了命令了,依次选中男入伍。言外之意,这跟他可没什么关系,那都是上头的规定。这里还有可能就是没有丁了也不一定,因为他们也不是傻的,放着孔武有力的不用,去选中男倒也不必,又不是敌方派来的间谍。】
这话倒是不假。
没有丁了。
丁去哪儿了呢?
都已经上战场了!
许多百姓想着不久之后自己的孩子就会去送死,纷纷落下泪来。
他们这些人凭什么要承担上头那些人犯下的过错?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杜甫有些难以置信,反问道:“这些人还都是小孩儿,怎么去守城呢?”然而对方却没有回答他。】
【于是杜甫将视线放到了百姓们的身上,“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那些看着稍微强壮一点的中男是因为有母亲照料,而那些无依无靠的看着就十分瘦削。你问他们的父亲去哪儿了,若是他们父亲在,还轮得到他们去服役吗?“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日落黄昏,河水东流,青山之下,仍有送行者的哭声。】
如今只是看到这些文字,杜甫已经心痛不已了。
他不知道若是自己真站到那样的场景跟前,自己是不是会老泪纵横。
纵观他这一生,过得确实算不得顺遂,但是跟这些人比起来简直不知好了多少。
想要为这些百姓献一份力,也只有走上官场。
【接下来的一段都是杜甫对百姓们的劝慰与鼓励。】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收了你们的眼泪吧,别白白哭坏了眼睛。“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天地无情,就算是哭伤了也没用啊!】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我军在相州时,本来是有希望成功的,“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谁知道敌情难料,最后还是失败了。这里的杜甫是真的不知道真相吗?像他那么关心时局的一个人想来应该是知道的,但是知道而如此说更叫人心酸,这时候了,即便对唐王朝失败也不能说出来,还得夸赞他们来让百姓打起精神。】
【接下来他便开始述说军中的情况,“就粮近故垒……仆射如父兄。”】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
久经沙场的李世民是最清楚军营中的情况的,即便是和平年代,军中都不一定能有那般好,更何况是如今这危难之际。
杜甫这般劝慰百姓,当真是用心良苦。
他有些可惜,只可惜这样忧国忧民的人才没有出现在他的身边。
且不论这杜甫的政治才能如何,哪怕是让他写诗以鼓舞士气也好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