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2(2 / 2)

加入书签

杜甫,是值得尊敬学习的。

【“以兹误生理,独耻事干谒。”就因为我那与小人不同的志向,我耻于去巴结权贵,所以误了事,“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直到现在我还穷困非常,怎么能忍心就这样被埋没呢?“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我没有像许由、巢父那些隐士一样潇洒隐居,虽然对此惭愧,可我还是不想丢了我自己的节操,“沉饮聊自遣,放歌破愁绝。”没办法排遣我心中的苦痛,只好放声歌唱破除烦忧了!】

“什么呀?”

很多百姓有点看不懂他这话了。

明明写了那么多的干谒诗,怎么还说自己是“耻事干谒”呢?

这不是胡说八道吗?

“幕中女子曾言他书干谒不少,何有此言?”众人都开始对他这诗句表示怀疑。

有人回答道:“尔等可是忘了,女子说他干谒诗与旁人不同。”

果然,没一会儿女子便说起了此事。

【这前面一大段就是表明杜甫的壮志,以及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从这里面能看出来他其实跟陶渊明是有点像的,就像我们前面说过的,他在挣扎,他知道自己去干谒结交权贵是不对的,可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不得不去做,但是做了又还是没办法真的向小人折腰。】

【后面他开始描写从京城到奉先县这一路的见闻。】

【“岁暮百草零……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杜甫是在十月到十一月这段时间回的家,他在此处描写了一下环境的恶劣,草木凋零、寒霜满身,早上的时候路过骊山,圣上的御榻就在那里。】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李隆基有些臊得慌。

他虽然归为天子,不过是去骊山避寒避暑,这事情本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如今百姓困苦,大战在即,他却因被蒙蔽而一无所知。

他气得手脚冰凉,虽不知事情为何会到了那般田地,但他很清楚,他作为天子,难辞其咎。

“圣上,太真娘子来请安来了。”

“不见!”李隆基说完又道,“让她回去,没我的允许不准她再踏出宫门一步。”

她在这些事情中起了什么作用还未可知,等他将一切查明,如果跟她有关,那他绝不会姑息!

【华清宫就像天上瑶池,在这里守卫的羽林军密密麻麻的,“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欢娱”,能在里面欢愉的都是那些有着泼天财富的贵人,然而这些人的财富是从哪里来的呢?“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都是从那些普通百姓的身上来的啊! 】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在朝廷里啊,挤满了这些富贵的“济济人才”,那些稍微有点良心的人都惶恐不安,“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而且我还听说皇宫的那些金银珠宝全部都被搬到了国舅爷的家里。】

国舅爷!

不用说,李隆基已经猜到了,一定就是先时说的杨国忠。

他们怎敢如此?

骊山将永远关闭,他李隆基不会再去那地方。

【“卫霍”指的是西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