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3(2 / 2)

加入书签

李白摇了摇头,提着酒壶继续往前去了。

【两人同游梁宋,秋天时还遇见了高适。这个时候的高适跟杜甫的情况差不了多少,考试落第,而后漫游。】

【三个大龄失业男中年就这么相遇了,都是爱酒之人,少不得一起喝喝酒,聊聊天。】

大龄失业男中年?

高适无言,这称呼怎么那么怪?

这么说起来,他越发觉得和李白、杜甫二人的碰面是他不可多得的经历。

如今他二人名声更盛,而自己也因为他们屡被提及,这或许对自己来说很有帮助。

其实不用猜,最近与他接触的人比之之前对他的态度就好了许多。

高适并不觉得自己沾了旁人的光,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凡事自己问心无愧便好,这时得了他二人的好,之后若自己成事,自然不会忘了他二人的恩。

【后来,杜甫在回忆当时的场景时写过一首诗《昔游》,由此看,我们的杜甫还是一个很怀旧的人,很多关于他年轻时候的经历我们都是从他日后的回忆当中了解到的。】

【“昔者与高李,晚登单父台。”三人一同在傍晚登上单父台,“寒芜际碣石,万里风云来。”碣石山边一片荒芜,他们一起赏风云,一起观山景。】

【在看景的同时,他们还谈到了唐玄宗好大喜功的事情。“是时仓廪实,洞达寰区开。……吴门转粟帛,泛海陵蓬莱。”】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

李世民眉头紧紧锁着。

他在想,如果是自己的话,在那样的情况下会如何行事。

想要平定边疆想要扩大疆土,在他看来并没有什么错,尤其是在那样的盛世之下。

国库有银两,这样的事情有何理由不做?

然,这李隆基本事不足,估计是战略不对,加之后期昏聩所以弄巧成拙,若叫他去,这“灭胡”不是轻而易举?

只可惜如今大唐方兴,还不能如此劳民伤财。

【说到好大喜功,很多帝王都有这样的毛病,国家稍微有点钱了就想着实现更大的抱负,但是有时是为了面子、名声,很多时候打仗就会增加赋税徭役,从而变成“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局面。】

【但这事情也不能很简单地去评价,并不是所有的战争都要怪在统治者的身上。】

【像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这三位都是称得上千古一帝的帝王。】

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千古一帝,此女又一次提到了这个词。

看来后世对自己的评价并不算太低。

但是这次显然又是要说他的不是。

公元前113年,汉元鼎四年。

千古一帝。

先时说到这称呼时,刘彻还觉得有些霸气,没曾想自己在后世眼中也是这样的人物。

不过他只略一想就想通了,自己如今这大汉如此昌盛,也担得起。

但他有点想知道那唐太宗李世民的功绩,能拥有那样的大唐,不是一般人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