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5(2 / 2)
【但三月个人认为此句的“忘言”并非是真的忘了,就是无从说起罢了,陶渊明想将从中体会到的真谛说出来,但却又发现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所以留下这么一句,或许连他自己每次看到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即便它有既定的符号意义,但是随着时间变迁,能在千万人心中留下千万种解释。】
【这就是为什么咱们现在的机器人可以进行各种创作,但却永远无法取代人类的原因,因为符号不变,但人心中的真意会变。】
东晋。
陶渊明挺认同女子前面的话的。
一切顺其自然最好,连自己内心的想法都要因他人而改变。
那生而为人便也没了意义。
但后面从符号意义开始他就有些听不明白了。
不懂符号意义。
但人心不同,看到同一种景,同一首诗的感受也会不同,这是对的。
而后面的机器人是什么他闻所未闻,无法取代人,那是什么,是傀儡吗?
傀儡竟还能作诗作文?
公元1505年,弘治十八年。
是了,每人心中真意不同,理不同。
有真理有邪理。
所以应该存天理即真理,而灭邪欲也!
此乃人生之真谛!
【接着我们看看《饮酒》其十七吧,这首诗主要是针砭时弊之作。从《诗经》开始,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大多遵循着“诗言志”的原则,每次一跑偏都会有人给拉回来。】
【这首诗的讽刺之意是比较足的。】
【首先“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这两句咱们一看就想起了一位老朋友,那就是屈原。“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公元前317年,楚怀王十二年。
女子讲了陶渊明,他们许多人都对那隐居之事有了点兴趣。
跟屈原共事的几位大人甚至约好了等年迈之后相携而隐,他们还劝着屈原一起。
而且已经想好了院中要种哪些花花草草,还有橘树也是必备的,搞得屈原哭笑不得。
但屈原也不是没有心动,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谁不喜欢呢?
只可惜他们现在还有更重要的家国大事要做,隐居,还早得很呢。
【屈原一向是高洁之士的代表,尤其是在文人士大夫之间,因为他的爱国精神与才华,所以获得了无数人的推崇,而他笔下的各种香草美人也一直为人所引用。】
【这里陶渊明所写的“幽兰”和“萧艾(指杂草)”就自然让我们想起了同样身处乱世的屈原。】
【其实屈原的香草美人的象征意义,到了后来就不止是简单地以香草美人来象征美好的人与事了,比如橘树、陶渊明提到的青松、周敦颐提到的莲、黄巢的菊花,这些被人赋予了高洁形象的事物都可用于托物言志。还有比较特别的,比如说明代于谦的《石灰吟》“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在此之前谁能想到石灰还有这般质量呢?】
【所以一个东西具有什么样的意义,那就要看人赋予它什么样的意义,若是没有《石灰吟》,那咱们看到石灰,那就还是一堆石灰。】
屈原震惊,原来还有如此用法?
在他看来,善人自然要用美好事物代替,恶人反之。
这大抵就是女子此前所言人心之要。
【所以咱们倒回去推,就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