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47(1 / 2)

加入书签

。”

这些新兵本就不参与本郡的平叛,哪怕遇到叛乱,跟他们也没关系。所以让他们在本地训练不仅方便快捷,还能非常积极地为父老乡亲剿灭匪徒。

这样算是尽量发挥了本地当兵的优势,规避了相应的劣势。

等到新兵训练结束,里头很多人的下一次服兵役大概率并不会被派去边郡。

大秦如今国土广袤,像是楚南那里的役兵派去北境并不合适。很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而且离家太远也容易惹人怨怼。

所以这些人应当还是会被充入郡中的守军里头,防备各地叛乱。

真正会派往边塞的,自然还得是离得近的郡县中人。

但这不代表他们学过的寻人就没用了。

恰恰相反,这个技能非常有用。

反贼也爱藏匿在山林里伺机而动,后续战败后溃逃也会往山林里逃,沦为匪徒。

且平叛和剿匪是两个不同的优先级,给的军功和奖励也不可同日而语。让郡兵去剿匪他们可能不怎么积极,但是让他们去抓叛贼他们必然非常主动。

更何况,即便他们一辈子没遇到叛乱,学习山林生存、追踪、寻路之类的技能难道就浪费了?

——看看先秦时期的森林覆盖率吧。

寻常庶民也是很可能不小心迷失在山中的,村中有个懂行的,到时候救人都方便很多。

技多不压身,学了总比没学好。

扶苏提笔将这些内容记下:

“既如此,日后新兵训练安排特定的将领负责,边郡就不插手了。他们只管对外作战和戍守边疆就好,也免得总被弹劾。”

始皇颔首:

“待到月氏被拿下,还可以安排士兵去高原上操练。”

光在大秦境内操练不是很够用,对付西羌还得去高原特训一番。

扶苏于是又补了几笔。

车中有杨端和派来的副将随行,是给二位君上做导游的。此前一直默默听着君上商议细节,时不时给出一点建议。

他等太子殿下写完,斟酌着开口:

“军中时常能发现一些好苗子,只不过不擅长领兵,当个亲卫却很合适。可,将军们身边用不上那么多亲卫。”

并不是所有士兵都会在服役结束后放归家中的,有一部分表现优异的,会留在军中任职。

比如能当将领的,留下来统兵了。又比如战斗力强悍的,留下来当亲卫了。

副将在军中待久了,他渐渐意识到其实军中制度有点问题。

优秀的苗子太多,不想个新的法子利用起来,实在浪费。

那种临时型的役兵似乎心思不在军中,更盼望着早点归家。相比起来,一心在军中扎根的士兵打起仗来会更尽心些。

还有就是士兵经过新兵训练之后,就放归了。等隔两年再服役,之前的训练不知道还能留下多少印象,不如训练完直接去服役好。

扶苏前世也听韩信抱怨过类似的事情。

他若有所思:

“若将几次兵役合为一次,新兵训练结束直接正式参军。待过几年服役结束回乡,便不用再烦恼兵役之事,确实方便一些。”

始皇冷静地指出其中存在的难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