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91(1 / 2)

加入书签

主要是底层百姓多数也不关注这些,他们大多只关注一个国号年号,皇帝姓氏。

别的,没了。

而那些报纸,即使真流落到倭国境内,他们信不信还是另外一回事呢。

是以倭国对于大锦的印象总是要慢上许多。

他们知道大锦并非前朝,也知道如今的大锦十分强盛,但到底强盛到什么程度,就不敢肯定了。

项伯和将以上自己知道的和理解的都叭叭说了一遍,这才做了个总结发言:“总之,他们这次贸贸然的起兵,让臣觉得过于儿戏,再等等吧,等等南洋水师的捷报。”

“臣总觉得,他们像是来碰瓷的。”

这个国家奴性重,腿软不是一次两次了。

打服了,才会老实一阵。

安临琛点点头,很是相信自家大将军的话。

果不其然,还没过三天,安临琛的案头就摆上了“倭国投降,水军大捷”的消息。

顺利地都让安临琛以为对方是故意来送人头的了。

倭国战败,自是遣了使臣前来求和。

使者还在路上,但是这使者的亲笔信件已经到了安临琛手里。

他这才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倭国,是来打秋风的。

乾清殿,安临琛打开倭国使者来信后,又将自家相关信息的密折读了读,顺利理清了前因后果。

事情还要从边上的棒国说起。

棒国弹丸小国,即使中原大地闹内乱也不敢冒头,在等到新皇确定登基后,他们便早早恢复了建交,算是最早吃上大锦红利的国家之一。

他们陆陆续续从朝贡赏赐里得到不少好东西,又从民间贸易里得到了不少优质棉布、便宜纸张、便宜蛋奶。

要知道,这些在棒国里可都非常昂贵且难以见到,人家大锦就这么随随便便地卖给他们了。

巫神在上!感谢巫神为他们带来好东西!

因为大锦的交通便利,不少棒国商人都喜欢前来大锦做生意,毕竟稳赚不赔;而有些跨国商人同样游走倭国,自是把大锦的消息带了过去。

但是如今的倭国天皇,是个有野心的。

他清楚大锦从古至今都是以儒家治国,那必然是讲究仁礼的。

所以他想着,为什么不稍微发点兵打一打试试看呢。

若是大锦回应迅速,说明他们确实发展的不错;若是外强中干,只是经济方面好些,那他们倭国未必没有机会——

可惜天皇的想法是好的,却万万没想到大锦发展得居然那么快,船上拿出的新式武器他听都没听过,更别说见识了。

他的属下们还没看清楚、没摸到大锦水兵跟前,就被炮轰得渣都不剩了。

天皇瞬间腿软成狗,忙不迭地服软低头,飞快派人前来上贡、求和,以及求庇佑。

所有相关信件折子看完,安临琛又拿回那份倭国使者的来信,捏在手中,懒洋洋地抬眉。

这信件是以华夏文字写成的,还算有文采。

先是大段笔墨描述了中原大地有多地大物博,皇帝治理的有多么好;接着通篇都在哭诉,倭国穷困,苦难成吨,即使官员们兢兢业业,但倭国天然物资不丰,百姓常年衣不蔽体,食不安寝,不似大锦人民安居乐业,一年到头连口肉都吃不上;甚至连他们的天皇陛下,也经常粗茶淡饭配腌咸菜的吃着。

最后,更是着重表达了他们十分喜爱和慕儒天.朝文化,希望能够遣派人手过来学习大锦的治国之道。

这信上的信息若是十分制,最多一分是真话,其下九成都是假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