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2(2 / 2)

加入书签

“好啦,晒得怎么样了,还舒服不?”

“要准备换药了。”

时间在养伤中流逝,从救回孙子到落脚杨丹村,已经过去了将近二十天。

今天,李文澜身上的伤彻底好了,但脸上的伤还在收口,每日覆着厚厚的药草,宛如一个行走的药罐子,整个人都散发着一股浓浓的药味。

两人正在小院中收拾行李,他们又要走啦。

杨丹村的村人听说他们要走了,自发送上了些许干粮吃食,表达对读书人的由衷佩服。

到底文人气节,这就又上路了,确实是不怕死啊。

日光和煦,李文澜手脚麻利地收拢好家当,架上板车套起骡子。

“爷爷,咱们往哪里去啊。”

李骥摸了摸手上那泛黄的旧秀才文书,道:“就真当游学走吧,看看这大锦新朝,先往江南走,再换船北上,最后去京城,去天子脚下。”

他有一门看病识药的手艺,这些年也攒了一些家底,不至于背井离乡就活不了了;若是还留在蜀地,那千家知道他孙子还活着,觉得被踩了脸面,到那时候他孙子不想死也得死。

且,去了天子脚下,若找到机会,被扒层皮他也要将蜀地的现状捅出去。

不过现在想这些都为时尚早。

之前他就专门去打听了下,蜀地现在能进不好出。普通百姓还好,有功名在身的,有一个算一个,现在行踪都被部族控制着,连手信想要出蜀地很是困难。且蜀地功名在身者本就不算多,没闹出什么风声。

他埋了身份,倒是阴差阳错躲过一劫。

杨丹村是蜀地边界的村子,出了这里的下一个驿站,便是湖广内了。

感谢新朝承认旧时功名文书,后面的路,都能畅通无阻。

骡子嘶嘶的叫喊声响起,载着两人踏入下一段行程。

祖孙两人一路走走停停,进入江南省地界的时候,深秋的寒霜开始扑面,他们的板车上又添置了些御寒物件。

此刻山谷里的程萤,也开始规划着以后的出路。

转眼,这已经是她窝在这片小天地的第三十五天了。

如今深秋,风重又萧瑟,枝头的树叶已然开始从黄色变为枯萎掉落。

山谷里最不缺的就是柴火,此时正值秋收季节,也不缺成熟的果子。程萤饿了就摘果子吃摸鱼烤,渴了就打水烧着喝,洗漱都是活水。她甚至用那把老旧的镰刀为自己新做了套吃饭家伙,以及一个粗矿的木架子,专门用来晒或烘烤身上的衣服。

上山砍柴捡山货、下河洗衣摸鱼、起火做饭编草鞋,都是这几年干习惯了的活,日子算不上难过,可以称一句悠闲。

但此刻的程萤,正在仔仔细细将自己在这里生活过的痕迹抹去。

距离她出走已经一个月多了,她那对爹娘即使有心抓她,也绝不会连着找她那么久,更不会想到这么多天里她一直在小谭山里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