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3(2 / 2)
【李世民采用联合敌人的敌人以结盟并分化东/突厥的办法,效果相当的明显,东/突厥的势力如江河日下,一日不如一日。而大唐则不同,随着三年的休养生息,国力大增,隐忍后的李世民,终于在贞观三年兵出东/突厥,甚至没有任何波折的灭了东/突厥。】
【至于李靖是怎么灭的东/突厥,讲李靖的时候再细说,咱们还是继续说二凤。东/突厥国灭,意味着数百年来长期威胁中原民族的北方边患就此解除。原本依附于突厥的北方少数民族全部归附大唐。南起阴山,北起大漠的广阔土地,全部落入大唐帝国的掌控之中。这一年,咱们二凤才刚刚满三十岁!】
嘶!李世民竟然才三十岁吗?三十岁,竟然就做到了好些皇帝穷尽一生或许都做不到的事!
秦始皇表示,他又眼馋了,他也想能够年轻一点,再不然多活几年也成,这样他一定可以做下更辉煌的功绩,令后世传颂。
刘邦!!不提年纪大家都是好朋友,提年纪必须要翻脸!刘彻表示,他现在也年轻,未必不能做出比李世民更大的功绩。
【虽然年轻的二凤,北境安宁,他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接纳各民族的融入,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种族,不同的生活习惯,都可以在大唐生根发芽。
但是怎么样管理这样一个多民族融入的王朝,是李世民灭了东/突厥后又将要面临的另一个考验。】
【广纳意见后,李世民最终在东起幽州,西至灵州一带设置四个都督府,任命突厥本族的首领统帅原有部众,保留原来的组织与风俗习惯,实行高度自治。这样听来,是不是跟我们现在的民族自治区有些相同之处?李世民要的是天下太平,这个天下,并不只是大唐,而是周边的国家都可以得到安定。因为只有相互都安定,才能真正太平无战事。为此,李世民虽然灭了东/突厥,却也仅仅是要灭掉东/突厥有可能对大唐的抢掠和践踏,并没有想过要亡突厥的种族,让他们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民族风俗。】
秦始皇听着怎么说呢,还可以这样操作的吗?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话在李世民那儿完全不存在?刘彻微微一顿,收容匈奴人吗?确定他们会对大汉忠心?不不不,先把他们打服再说。
杨坚听到这儿,是想不服都不行了,灭其国却不灭其族,李世民在一定程度上何尝不是为自己减少了麻烦,突然有些羡慕唐高祖有那么好一个儿子了啊!
【正是因为李世民这样的胸襟和气度,才能够接受各族人在大唐的繁衍,由此促成大唐的繁华以及多样性。在贞观年间,所有投唐的突厥首领都被授予京官武职,五品以上胡人武官几乎占至朝中同级官员的一半。而且数十万户突厥民众迁入中原,长期定居的有一万多户。民族的交流与贸易,从此取代多年的战争,两国互通有无,中原的丝绸、瓷器、手工制品等等传达四边。北方的良马、皮张、农副产品也开始输往中原。】
【民族的融合,文化的交流,使大唐越发繁荣。李世民展示了大唐对各族的包容,也赢得了各部族的认可。贞观四年,北方各族酋长纷纷赶往长安,共同向李世民敬献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尊号:“天可汗”。前面提到过“天可汗”,但对于这个称谓,其实很多人都不一定知道代表什么。】
【这可不单单只是一个称呼和象征,更是一种实质性的政治体系。作为“天可汗”的李世民,以大唐皇帝身份下行可汗事,不仅为大唐皇帝,更为天下共尊的万王之王。为表示对“天可汗”的绝对服从,各国嗣君继位必须由天可汗下诏册封。各国军队必须接受天可汗的统一征调。对破坏和平的成
员国发动制裁战争,必要时也得接受征调至中原平乱。二凤用自己的胸
襟和气度终于成功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