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77(2 / 2)

加入书签

程敏政再过十来年就会倒在这上头,他怎么敢冒这个险!

崔燮深吸一口气,把七道试题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找出题目出处,便掩住卷纸,静心默写出第一道四书题:“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

这一题出自《大学》,原文在释“诚其意”一章。闲居,独处也。厌然,消沮闭藏之貌。朱子曰:诚其意者,自修之始也。君子之自修,便是诚其中而形其外,以其不自欺而慎其独也。

君子如此,小人却做不到“慎独”一点,在独居时便会放纵本心而肆意为恶。小人并非不懂得善恶之辩,不知要行善去恶,只是为善难而纵恶易,唯有在见到君子之后会自惭其行,掩其恶事,诈为善行,将自己伪装成善人。

然而十目所视,十手所指,这些掩饰如何能蒙蔽得过君子呢?

譬如当今的万贵妃,自太子年长、地位稳固之后也装出个温婉娴淑的贤妃款儿,放开让天子生了那么多儿子;譬如当初的汪太监,打着整治贪污、为国征战的名号大肆杀戮凌虐清流,在边关杀良冒功;譬如万阁老,度着汪直失宠时上了一封请关西厂的奏疏,俨然也是个忠直谋国的老臣;再譬如某些御史言官,为了沽名卖直,上表劝阻天子降恩于某锦衣卫千户,不许他调升试镇抚使……

像他这样聪明善见的君子,一眼就看穿了那些小人的本质!

考卷上当然不能直指时事,但崔燮一笔就先把君子、小人划分开,站在真正君子的高度上,居高临下痛批那些佯作君子,暗中却行尽奸恶之事的小人:“以自欺者欺君子,小人之意伪矣!”

破题依着自己的心意破,承题却还得照应,或者说照抄一下原题,稍稍改动,写作了“夫小人,非昧善不善,乃闲居则肆其为,见君子则用其揜著,自欺不已甚哉!”

承题中“揜著”二字,便是将原题中“揜其不善,而著其善”缩写一下。

小人见君子将掩其恶而著其善,这岂不是自欺?这句“自欺”又照应了破题中的“以自欺者欺君子,”破、承两句自相应照,又与题目相承,浑然无迹,他自己写着就觉得痛快淋漓,胸中还有无数文句奔涌着要从笔下倾倒出来,确实是个好开局。

这一天十几个小时要写七篇文章,中间还要吃三顿饭,越到晚上精力还随着体力一起趋向枯竭,平均分配下来,每篇文章至多只有一个小时构思。若是第一题就卡住,不光会消耗时间,更会消耗他的信心,后头的题目只能一篇比一篇更艰难。

如今他第一题耗的时间少,打完草稿可能还不到半个小时工夫,就有更多的体力和精力应付后面的题目。

下一题出自《论语》,乃是《论语·述而》篇中的:“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孔子少年贫贱,曾为钓鱼射猎之事,但其钓鱼时不张网捕捞俱尽,射猎时不射正在休息的宿鸟,由此可见仁人本心。又有物见人,又小及大,可见圣人仁爱天下之志。

但这一句单独成段,答题时必须可着原文句子来做,没有破原题破到注释的道理。破题中又不能出现题中之物的原名,一律都得以“物”代之,所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