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6(1 / 2)
后背的寒毛莫名竖张。
卫觎认真起来的样子与方才不大一样, 一双看不出底里的瞳眸落在她身上, 像两柄钢刀,没有实质锋寒,却没轻没重地刮着她。
簪缨经过短暂的无所适从,整理思绪,徐徐道:“之前想过小舅舅不会同意,原因无非是当时我人尚在建康,你担心我受到皇室的猜忌,于我不利,难以脱身。我一旦被朝廷盯上,也会对小舅舅有所掣肘……
“其二,是小舅舅先前坐镇京口,虽训练出一支骁骑之师,然而京口正处于南朝廷与北朝廷的夹缝之中,说得好听是晋室拱卫,说得难听无异于腹背受敌,不好施展拳脚。在这等情形下,北府若草率地与唐氏产生勾连,只会惹人忌惮,恐生内乱。
“再有是我当时所知浅薄,不敢擅自主张,怕坏了小舅舅的深谋远虑。”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簪缨没敢说——她知道小舅舅性情骄傲,宁可自己倾族荡产,也不愿意动她的家财。
卫觎听着。
只是对视的目光先受不住,眼神闪烁一下,瞥往别处。
“可是今下情况不同了!”簪缨反而越说越顺,目光灼灼,“如今我已离开京城,天高皇帝远,他们自家的易储风波还没过去,我欲行何事,还要看他们脸色不成。
“二来,小舅舅你也不同,你打下兖州的一半疆域,总领徐、兖军事,加上本营京口,雄踞三州,便如同腾龙跃虎,从之前的腹背受敌转成与南北朝廷三足鼎立之势!此后岂非海阔凭君跃,天高任君翱?”
“少来奉承。”卫觎指节在案子上扣了扣。
表面上,瞧不出他被这番口蜜之言捧得受不受用,只是眸子微微眯起了,声线仍很稳,“说些实际的。朝中惮我,已非一日两日,你敢拿唐氏试探朝廷底线,便不怕?”
簪缨不假思索:“何怕之有。”
她想起出京那一日,蜀亲王拦路,虑她与小舅舅结党勾连,不由冷笑道:“帝王心疑,既怕将帅不能人人舍命报国,又恐将军拥兵谋反,百般节制,是既想马儿跑,又想马儿别吃草。已就如此,索性就将他们的疑心坐实,又怎的了。谁让唐家归我管,我不向着小舅舅又向着谁?”
卫觎喉结轻滚,终于蹙眉道:“你好好说话。”
却是数落不像数落,反而有些没奈何。
“……我不是一直在好好说吗,小舅舅你究竟答不答应?”簪缨说得口干舌躁,自觉极有信心,然而见卫觎一点也未意动,不免急切,她向前倾身又道:
“守兖州和守京口不同,是不是?小舅舅能支撑住京口十万兵,已是极限,渡江驻
兖,是与北朝边线相接,直面硬碰胡骑,你便需要更多的兵马、更多的钱粮、更精锐的戈矛铠甲!若还想更进一步,攻克北朝,源源不断的后援支持是少不了的。
“而朝廷国库空虚,兼之暗怀私心,之前封你为王,所赏三千户不过是虚数,并无实惠落进口袋。来日发放军饷,户部更会处处设卡。”
“与其如此,何不就此斩断皇室的掣肘?
“朝廷给不了的,我能给你。”
少女目光明亮,用娇婉语气说着天大豪言,靠近的丹唇馥气如兰,语气里甚而带有几分诱惑。
她等着卫觎来的这两日,召询过沈阶,也问过杜掌柜,还与另几位掌柜伯伯分别请教过,便是在设想如何才能一举说服小舅舅。
她如此上赶着送钱,小舅舅却迟迟不肯点头,不是他清高矫情,而是簪缨明白,一旦此盟达成,便不再是他们两人之间的事,而是唐氏商行与竟陵王部曲的合作。
二人旗下,各自有参差交错的派系,到时候千线万绪,需要梳理布置的,便不是她今日空口说几句话这样简单。
且又事关天下格局的变动,自然要慎之又慎。
但无论怎样变动,簪缨已经决定,不会改变,更不会后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