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7(2 / 2)

加入书签

沈嵘将点心碟子往顾婵漪的面前推了推,以眼神示意,让顾婵漪吃糕点。

“肖家大郎故意落水后,顺流而下,到了东庆,隐姓埋名参军入伍,本想军功在身后,入朝报仇,却被我派往东庆的罗明承识破。”

沈嵘顿了顿,垂首低眉,“我便是从他手上取得那支玉簪,获得婉太妃的信任,从她处得到三月散的药粉。”

他并无十足把握,当初父王所中毒是三月散,唯有取得药粉,让久居北疆的关辙山加以验证,方能定下结论。

既有物证,亦有重要人证婉太妃,沈旻弑弟,沈峻弑父,则辨无可辨,

熟料,婉太妃性子如此决绝,在拿到玉簪后,便着手复仇,毒杀沈峻父子三人。

如今,沈旻一脉,已无皇子皇孙可以继承大统。

“那你要登基为帝吗?”顾婵漪放下茶盅,试探性地问出声。

沈嵘闻言,坚定地点了下头,“前世,我并未登基,而是扶沈峻幼子为帝,我为摄政王。”

“摄政期间,我踏过大江南北,见过饥肠辘辘的灾民,亦瞧过农家丰收时的喜悦,朝中官员的品性如何,我亦心中有数。”

沈嵘抬眸,直视顾婵漪的眼睛,“如今,沈峻的六子尚未出生,我亦无需为了离开都城而扶傀儡上位。”

所以,他登基为帝,便是最好的选择。

既有益于黎民百姓,亦顺理成章。

然而,后宫佳丽三千,她委实不愿入宫。

顾婵漪微微蹙眉,沈嵘便已明白她的迟疑,他抿唇轻咳一声,低头看着面前茶盅,耳尖泛红。

“我父王虽为皇子,但与我母妃鹣鲽情深,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沈嵘边说,边缓缓抬起头来,直视顾婵漪的眼睛,神色认真严肃,“我亦与我父王无异。”

正月十五,新帝沈嵘登基为帝,当日便下旨立郑国公胞妹、顾氏婵漪为后。

婚期定于六月初五,黄道吉日,诸事皆宜。

顾家要嫁女,且是入宫为后,除了在任的两位舅舅与姨父外,盛家诸人得到消息,便纷纷收拾行囊,陆续抵达都城。

国公府既要放嫁妆,又要留出空来日后放聘礼,委实住不下,除了三位长辈外,其余小辈皆被江予彤赶去了盛家的宅子。

即便如此,国公府每日也是热热闹闹的。

表兄弟们缠着顾长策要去练武场比划一二,表姊妹们则陪着顾婵漪一道试嫁衣挑首饰。

如此热闹且忙碌,转眼便到了六月。

刚过初一,京兆尹茅文力便亲自带人洒扫街道,尤其是皇城至平西门的主街,洒扫得干干净净,不染尘埃。

亦是此日,郑国公府外张灯结彩,宾客如云。

顾婵漪行及笄之礼,行完此礼,她便能出阁。

正宾为原礼亲王府老太妃,如今的宫中太后,身份尊贵。

而所用发簪,则是顾长策在北疆时,亲手雕刻的莲花簪。

行完及笄礼,顾婵漪忍不住红了眼,她前世在崇莲寺所思所想,已在今世尽数实现。

父母大仇得到,兄长安然无虞,她亦寻得良人。

六月初五日,黎明之际,皇城大门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