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9(2 / 2)

加入书签

这两道菜吃的斯斯哈哈的,吃下来让他们对麻辣接受程度更高了。紧接着吃麻辣鸡。

人太多了一人夹了两块就剩下辣椒了。在辣椒里扒拉着找鸡块,也是个乐事儿。

这鱼肉嫩,汤汁鲜美中带着一点辣。以前没吃过这种鱼,同样鲜美。

麻婆豆腐一上。都开始跟服务员让上米饭了。绊着米饭吃,每一颗米饭裹上亮晶晶的汤汁,再配上滑嫩的豆腐,弄到最后都成喝米饭了,呼噜呼噜的吃。

七个人,十道菜,基本上都光盘了。吃完再喝上一份酸梅汁,满足的靠在椅背上,都不想说话。

几乎人人都辣出了一身的汗,过瘾,得劲儿。

菜几乎各个都好吃。

像他们这些人,常年吃美食,都讲究个少而精。啥时候抡起盘子吃饭。今儿肚子里传来饱胀的感觉真的是久违了!

老刘喝了一口酸梅汤压了压舌头上的辣意,道:“火候,味道都掌握的很好,这是来京城踢馆的。”

“就是太辣了一些,要是再能少几分辣就好了。”吃的时候麻辣过瘾,吃完感觉嘴唇都辣的红肿了。

以前也有川菜馆,一点点的辣,就好似在普通的菜里家了一点辣椒。

这边辣椒放的,辣死人不偿命那种。反倒是把这些从未吃过辣味的老饕们虐的没脾气。他们是嫌辣,可是那种不辣的川菜馆,他们又不愿意去。

“明儿再来呗。”才吃了这顿就开始想下顿了。

“再说吧。”下次什么时候来,主要看嘴什么时候消肿。要不,辣的斯斯哈哈的,也不体面啊。他们走的时候,店里还在上人呢。

这阿舟川菜馆有这口味,算是在京城里立起来了。

第135章 辣的魂儿都没了

第二日,工农兵联校的李老师,正在办公室里写论文呢,就听同事道:“听说市里头开了一个川菜馆,咱过去吃呗。”

他知道李老师是川渝人士,六十年代的时候被借调到京城的,就这么留下了。李老师学术水平杠杠的,就爱吃辣。嫌他们食堂的辣椒炒肉不地道,特意托人买的嘎嘎辣的青辣椒,切碎之后放盐和大蒜进去腌制,那特制的辣椒,走哪儿带哪儿!

他们同事有的好奇尝一口,喝了一下午的水,辣的声带都紧了。

李老师道:“我不去。”他现在论文正写到关键的时刻,不想为了一口吃的耽误。况且,开在京城的川菜馆,他不用吃也知道那味道必然根据口味做了调整。弄的不辣又清淡,有什么意思。

同事见李老师不去,就去约别人。主要是昨儿才开业,他去那边办事儿的时候闻过一次喷香喷香的,就馋了起来。他们单位的大厨做的菜好吃,但也没有这个味儿的!瞧着里面的客人络绎不绝的,花篮摆的到处都是,可阔气了,说不定味道真好吃呢。

询问了一圈,约了五六个人。那些人都知道李老师的家乡菜,都不约而同的去找李老师。

前面几个李老师还拒绝。但是同事们的盛情美意也不好辜负,正好论文写到了瓶颈期,他还得从头往下顺一顺。期间正好过去吃一吃,全当放松了。

己人下了班过来吃。李老师以为又会像之前那样,不敢麻不敢辣来将就京城人的口味呢。

谁承想刚进了这餐厅,闻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