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9(2 / 2)

加入书签

想想,若是坦克、军舰、战斗机等在外壳设计上融入这种“吃软不吃硬”的材料,那在理想状态下简直可以抵御来自敌人的一切袭击啊!

当然,应用在军事领域可能还得再进一步提高科技含量,加入防火、防爆、防探测等特殊性能。

“不错,这个领域的应用能赋予防护凝胶特殊的意义,大大提升它的价值。”阎教授说道。

讨论到这里,大家都已经明白这种材料有多可贵了。

一开始,他们只知道这次实验要研发的是一种能根据外力调整软硬变化的特殊材料,可对于其应用就没想那么多。当然,之前忙着实验,也没有余力去想。如今看来,这确实是一种能在很多领域掀起工艺革命的新型材料。

原来,他们做的是这么了不起的事!

原本怀疑自己的论文是否有价值的四人,此时信心大增,这种能改变人们生活、改变世界的新型材料,相关的科研论文怎么可能不受重视呢?

现在,只剩季知行还没有回答了。颜久升、赵毅、孙珥都在暗自庆幸,太好了,我不是最后一个。

一般这种情况,排最后的人往往是最倒霉的,因为各种可能性基本都被前面的人说完了。

不过,季知行早有想法。

“可以考虑用在建筑领域,以提升建筑的抗震等级。”他是从去年的地震想到这个方向的。

去年光宁市发生6.4级大地震,因为有地震预测软件提前十分钟示警,所以没有人死亡,受伤人数也仅有30几个。

但是,受损倒塌的房屋数以万计,无数人受到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当时新闻里的断壁残垣给季知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然,防护凝胶作为建筑材料可能不太合适,但如果改进工艺变成涂料喷涂覆盖在建筑外立面,那么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来自地震的威胁。

“这倒是我没有想过的。”阎安瑾沉思良久,才道,“这个方向很不错,不过地震给建筑造成的冲击与一般的外力撞击有很大的区别。要具体应用的话还需要再进一步改进工艺,这就不是短短两三年就能办到的了。”

季知行也明白这点,这个方向就离物理比较远了,涉及到建筑设计、工程结构、地质勘测等很多陌生领域,他其实不是很有兴趣。

对四个学生都表扬了一番,阎安瑾又嘱咐了一番论文投稿的注意事项。

“一作写你们自己的名字,通讯作者写我就行。”

四人都松了口气,其实他们刚才也一直在纠结一作是不是该写阎教授的名字,二作再写自己。毕竟这个项目基本是根据阎教授的论文和指导方向完成的。

颜久升跟阎教授相处的时间最多,最明白他的学术道德。而赵毅和孙珥此时都深深地觉得,他们真的是跟了一个很好的导师。

由于国内学术的考评机制,比如评职称,要求文章数量越多越好,而且只认一作。所以有些导师会强行要求学生撰写的论文都必须以他为一作,而阎安瑾显然不是这样会随便抢夺学生成果的导师。

最有投稿经验的颜久升又问道:“老师,现在就投稿会不会太早了?”毕竟是未曾面世的新材料,如果审稿的专家们一时眼拙,看不出这种材料的价值怎么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