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9(1 / 2)
表一篇文章,那么在所从事的细分领域内,基本可以在国内横着走!
但是,每年大约有8000篇论文稿件从全世界各地投到《Science》编辑部,却只有15%左右能被录用,难度可见一斑。
季知行本来以为这次的论文写作只是一次期末作业,写完了之后心里才想着或许可以试水国内二区期刊,没想到阎教授竟然目指影响因子30+的一区顶级期刊!
其他三人也都目瞪口呆。
颜久升是正儿八经的研三了,比起其他三人,他对论文写作更有经验,也更明白《Science》《Nature》的难度。因此,也是对这次的论文最没信心的一个。
“老师,我们的论文真的有投稿《Science》《Nature》的价值吗?”颜久升犹豫着问道。
阎安瑾看着这个在自己办公室枯坐了两年半的大弟子,给他打了一剂强心针:“有没有价值要看选题,你们的论文都是围绕防护凝胶、也就是这次实验的新材料来写的。防护凝胶很快就能掀起一场材料革命,目前与这个新兴领域相关的论文有且只有项目论文和你们的那四篇,自然有价值。”
防护凝胶?四人不约而同地回想起他们实验出的那种新材料。
那是一种可软可硬的非牛顿流体,一种高分子的应变速率敏感材料。自然状态下软得就像一坨橡皮泥,但又比橡皮泥更富有弹性。
在重力冲击下材料分子于纳米秒时内相互锁定,变得坚硬无比从而消化冲击力。当冲击力消失后,分子重新移动排列,材料又会恢复最初的弹性柔软状态。而且这种变化是高度灵敏又即时迅速的。
这样的材料确实前所未见,可是能用来防护什么呢?
大家还在思考,阎安瑾就开始点名提问了:“颜久升,你先来回答,这种材料能应用于什么领域?”
颜久升挠挠头,绞尽脑汁憋出一句:“手机壳?”
阎安瑾的脸色有一瞬的无语,不过还是肯定道:“这也是一个可行的方向。下一个,赵毅,你来回答。”
“可以制作成可穿戴式护具,用来保护人体。”赵毅是从颜久升的答案得到提示的。
手机很脆但价值有限,坏了可以维修也可以换新。但人尤其是老年人的骨头可就没那么容易维修了,也基本没得换新。
而这种材料做成的护具可以在人不慎摔倒或遭遇车祸等重击时完美保护人体骨头免受外力的伤害,可以说从日常生活到运动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市面上自然也有各种人体护具,但基本都是以厚度来置换保护效果的。而这种防护凝胶密度在每立方厘米0.2到0.3克之间,质地轻巧,只要薄薄的一层即可发挥其特性。而且柔软有弹性,能与防护部位形成良好的贴合又不影响人体运动。整体而言,这种材料穿戴起来肯定比传统护具更舒适。
阎教授点头赞许:“这就是我设计这个项目的初衷。孙珥,轮到你。”
刚刚赵毅在回答的时候,孙珥心里就在想,要是第二个回答的是他就好了,因为他也从颜久升的答案中受到了与赵毅基本相同的启发。
但是,对阎教授可不敢说什么“俺也一样”。孙珥疯狂发散思维,突然想到了昨晚看的警匪电影。
“是不是可以用在警用、军用防护装备上,起到防弹、防刺的作用。”孙珥越说越顺畅,“还有,甚至可以拓展到武器的研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