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0(1 / 2)

加入书签

句:“但是曾令绰又提了一句,那横渠弟子说,这些都暗合张横渠的学说,这些举措的终极目标都是提升‘生产力’。”

“生产力”的概念一抛出来,王安石和王雱都不淡定了。

熙宁二年,王安石在着手推行新法之前,曾经与司马光有过一次著名的辩论。

司马光是王安石昔日好友,然而政见不同之际,司马光也照样严词攻击王安石的施政举措,指王安石是“与民争利”。

而王安石的回击是说他的做法能够“不加赋而国用足”——这个回答却经不起深思:为什么不加赋就能国用足呢?

张横渠的学派率先提出“发展生产力”的口号,提出三代以来,生产力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能以有限规模的土地养活更多的人口。

以此类推,只要生产力继续提升,那么“不加赋而国用足”也就成了顺理成章之事。

因此张载提出的新理论,比起王雱主持编撰的《三经新义》来,恐怕更契合王安石这次变法的主旨,也更能令官家接受。

王雱顿时不服气地开口:“大人……”

“元泽!”

王安石也是一声轻轻的呵斥,止住爱子说出什么更加傲慢的话,尤其还当着王韶的面——王韶充其量只是政治盟友,与王安石的私交却并不深厚。

王韶却对此视若无睹,淡淡笑道:“说起来,今日介甫嫁女,出手送了一份厚礼的那位,听说也是横渠弟子吧。”

这样一说,王安石与王雱的注意力顿时转了过来。

“是,能收藏这样一幅卫夫人的真迹,元度与二娘真是好福气。”

说起来,王雱对妹妹妹夫的“好运”还挺羡慕的。

王安石却还不知道这件事,他从不关心婚礼礼品这等小事,此刻听王雱一说,顿时又念叨起这个名字。

“明远啊……”

王韶顿时加了一把柴:“韶这次上京诣阙,经过凤翔府时与张横渠见了一面,横渠先生为人敦厚,并不掩其弟子之功,直言这‘生产力’理论,是其弟子明远从‘横渠学说’中归纳得出。”

王韶将他在凤翔府横渠书院的所见所闻尽数告诉了王安石,最后还补充了一句。

“韶于凤翔张子厚处,还看到了明远所答的几张课业卷子,此子的文章,内容详实,言之有物,又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可见此子所学甚是扎实。”

王安石最早听说明远这人,是从薛向的书信里,得知明远以“仿单”和童谣的形式在陕西路宣扬“青苗法”。他也看过明远所写关于新法推行过程中种种弊病的文章,明远的学识水平如何,王安石自也清楚。

再后来,司马光与横渠弟子当面辩论的“轶事”也已经从陕西传到了京中。王安石等人都听说了。

京中有人笑司马光竟被一小儿一言驳倒的,也有人为司马光辩护,说闻名天下的司马大学士故意相让,否则怎可能说不过张横渠门下一名少年。

甚至有人说,这件“轶事”,也已经传入宫禁,传到了官家的耳朵里。

王安石此刻听王韶提起,顿时抛去了当初看到明远直言弊病时的不快,拈须颔首道:“此子确实有些不同。”

王雱争强好胜心重,听父亲和王韶都夸奖明远,心里已是不大舒服,想要开口插嘴。

谁知王韶却与王安石对视一眼,突然异口同声地道:“只是怎么这么能花钱的?”

明远,这少年……也太能花钱了吧!

按王韶所说,横渠书院正在进行的“井田”实验,就是在明家买下的土地上实施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