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4(1 / 2)

加入书签

以如果取道安阳,从开封、虞城等地进入直隶,应该不会有太多阻碍。”

“这个贫僧深信。”道衍端起茶杯,却没喝,而是微微蹙了眉头看朱棣,“但进入直隶就进入了大明政治中心,沿途一定会有重兵把手。如果周王的旧部能够归顺到燕军里来,那倒是如虎添翼了。”

朱棣心知肚明,语带双关:“先生放心。本王这次是要临江一决,不复反顾的。”

道衍与朱高炽同时一怔。

朱棣的意思很明显,成败在此一举,他不想再浪费时间。就算周王的旧部全都不归顺,这一次也是他最后一次出兵。胜,则成王;败,则成寇。再不会有任何退路。

道衍没再说什么,只是仰头把杯中的茶喝了。

三人再聊了些出师的细节问题,不知不觉已到了亥时末。

朱棣放下杯子,起身离开。道衍亲自送他们出门。

当朱棣和朱高炽走出门口的时候,道衍突然叫住了他们。

朱棣转过身,道衍竟提着僧袍跨出了门槛,追了上来。

“先生还有何事嘱咐?”

道衍摇摇头,表情比任何时候都要正经严肃:“贫僧有一事相求,不知王爷能否应允?”

朱棣觉得奇怪,道衍平常跟他说话随意惯了,怎么今天竟开始跟他客气起来?

“先生说哪里话?有什么事尽管开口,本王一定尽力而为。”

道衍道了声“多谢王爷”,才缓缓将所托之事讲了出来:“王爷可记得朝中有位文臣叫方孝孺的?”

“方孝孺?”

吃惊的人不是朱棣,而是一旁的朱高炽。

方孝孺的名字他不陌生,从上辈子学历史开始记到这辈子。史书上说朱棣攻入应天,得了皇位,让他拟一封登基诏书,可方孝孺是大忠臣,宁死不屈。中间还发生了什么事他不知道,反正最后就是朱棣一怒之下诛了他的十族。连主张削藩的黄子澄和齐泰都没他这“待遇”,着实让人胆寒。

但让他想不通的是,道衍这个时候提他做什么?

朱棣没他那么多想法,但这个人他倒是真的想忘都忘不了:“记得,写诏令骂我那个嘛。先生怎会突然提他?”

道衍答道:“这个方孝孺是有名的学者,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诗书礼易,春秋数术无不精通,是天下读书人的楷模。贫僧知道王爷这次出征必定能够一举攻下京师。但方孝孺这个人读太多书,脑子有点迂,照他的性格肯定不会投降,也许还会说些什么话激怒王爷。所以,贫僧想先替他求一道免死符,请王爷不要杀他。”

朱棣搞不明白,朱高炽也云里雾里不太懂。道衍是在替建文朝的重臣求情?

不过,朱高炽倒是觉得这个方孝孺真的杀不得。

想想看,打天下的是什么人?皇帝?武将?

那写历史的是什么人?不就是史官,文人吗?

方孝孺是一介文臣,手无缚鸡之力,你杀了他还不解恨,还要诛杀人家十族,历史能好看吗?他严重认为朱棣之所以在历史上毁誉参半,是因为这个十族之祸引起的。

“父王!”虽然不知道自己的力量能否改变这个历史,但为了抹去朱棣在史书上这黑色的一笔,不管怎么样,他都要试试。“既然先生都这么说了,看来这个方孝孺果然是有他过人之出。要是他能为我们所用,不也是一大幸事吗?你就答应先生,饶了他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