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8(2 / 2)
以守为攻,占城固守,等待时机,出奇制胜。原本这个战术也算是兵家上策,可在朱允炆当政的朝廷里,没有人能替他说话。
他的退守,被朝廷看作是胆小怕事,不敢迎战,所以真定城在耿炳文的守卫下还完好无损,可一道圣旨传来,却说他指挥不利,大败而归,命他择日班师回朝。
在临离开真定之前,耿炳文站在城楼之上,迎风北望。深秋的北风撩起他的战袍,在风中发出悲怆的声响。
想他耿炳文跟随先帝征战沙场数十载,没想到,到头来,却是晚节不保,一世英名毁于一旦。可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怎么就算输了呢?
副将见他神情悲戚,知道他心里不好受。可皇命难违,抗旨不得。
“将军,将士们都已经列队完毕,我们该启程回京了。”
耿炳文闻言蹙了眉头,将双手放在冰凉城墙之上:“朝廷派来接替老夫位置的人是谁?”
副将答道:“曹国公李景隆。”
“李景隆?”耿炳文眉头皱得更深,半晌之后才深深叹息一声,“幼主昏庸,天助燕王。”
他知道自己这一走,不只是真定,或许千里之外的应天,也守不住了。
因为这个李景隆,他太了解了。他急功近利,刚愎自用,虽精通古学典故,却跟黄子澄齐泰一样只会纸上谈兵。如果不是投了个好胎,有个名震天下的老爹,他这样的膏梁竖子怎么可能年纪轻轻就加官进爵,掌握兵权?皇上怎么能将天下大任交给他呢?
不过这一点耿老爷子就想错了,把北伐的重任交给他,并不是朱允炆的意思,而是黄子澄一再游说的结果。
话说,当初让耿炳文带兵北伐,不也是黄子澄说的吗?那时候,他还说什么“老将出马,一个顶俩”之类的豪言壮语,让朱允炆相信让一个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将出征,一定能够大获全胜。
可真定的战报一传来,他就慌了神,生怕朱允炆怪他荐人不清,忙又在朱允炆面说什么“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意思就是说,廉颇都有老了不能用饭的时候,何况是耿炳文。尽管耿炳文年轻的时候是一员猛将,可现在毕竟年纪大了。所以才会行动迟缓,贻误战机。
其实更深层一点的意思就是,耿炳文打了败仗跟他这个当朝太傅可是一点关系都没有。他当初推荐他的时候可没想到他已经老到连仗都没法打的地步。
朱允炆有些不悦,但碍于他的身份也没说什么,只是将目光直接掠过他看向旁边的齐泰,问他可有更好的将帅人选?
可黄子澄哪是个自甘寂寞的人啊?还没等齐泰发话,他就抢先一步开了口,力荐曹国公李景隆。
对于这个李景隆,朱允炆对他的印象并不怎么深,他唯一记得的,就是他乃曹国公李文忠的长子。
李文忠的母亲,是先帝朱元璋的姐姐,也就是朱元璋的亲外甥。李文忠跟朱标、朱棣等人都是亲表兄弟,而他的儿子,跟朱允炆、朱高炽,自然也是表兄弟——虽然表得有点远了,但都还算是没出五服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