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9(2 / 2)

加入书签

她忽然扭头环视了一圈四周,却没有见到任何人的身影,心瞬间空了。

王珣战死西北的消息传到盛京已经是两个月后的事情了,太子闻讯,明白大势已去,最后的希望破灭,即在红雀台自焚而死。京中熊熊大火冲天而起,太子以一种最决绝惨烈的方式向天下人表明他问心无愧。

随着王珣、太子先后死去,红雀台一案就此成为铁案,太子一党遭到了彻底的屠洗,无数人头滚滚落地,新的一年元月,盛京街头猩红一片,满地臣子血。

西北那边,晋河王家的人一收到王珣的死讯就慌了神,完全不知道现在该怎么办了。王珣北征虽然打了胜仗,但他没能如原计划活着回来,王家失去了主心骨,剩下的人说实话都是群没主意的,而另一方面盛京那头,太子余党被屠洗的消息不断传来,王家人日夜听着这些可怕的动静,简直是坐立难安。

毕竟王珣身上还顶着一个谋逆的罪名,他没能回来,这罪名也就一直没法洗清,青州是个人人都觊觎的地方,现在守护它的人没了,士族必然要找借口收拾青州,继而把这块地盘吞入自己的腹中。

这时候有人提出,王家与谢家是姻亲,王珣又收复了汉阳,不如他们进京向谢家求助,借着这两层关系向朝廷求情。说白了,就是王家人心中害怕了,想要向士族低头服软,希望此事就此平息。

晋河王氏这代人的情况用一句话去形容,那就是聪明人都死光了,要么如王珣的父亲一样死在了战场上,要么如王珣的叔父那样已经老逝,余下的这些人表面担着要职,但实则没有任何政治头脑。他们认为王珣收复了北土、为国战死,王家世代忠良,但凡有良心的人,哪怕是看在这一层上,也不会对王家赶尽杀绝。

这群武将出身的王家人完全不了解政治的残酷,胜则生,败则死,从没有求饶的说法。如今的他们守着青州,就如一群孩童怀抱着璧玉走在大街上,所有人都在贪婪地看着他们,这叫怀璧其罪。政客是什么性子?谋逆这种罪名剑指七寸,是能够靠求饶混过去的吗?

在诏狱中的季少龄听到王家人选择进京,心中一声叹息。

原本若是死守青州,牢牢抓着王珣用命为他们换来的北土,对外死不承认罪名,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选择主动交出所有的筹码,想向士族求饶,这只能让士族一眼看穿他们的软弱无能,继而将他们全都送上断头台。

王家人为他们的天真付出了代价,因为参与太子谋逆案,元和三十五年元月,晋河王氏举家被押送入京,经过金诏狱、御史台会审,判灭族、腰斩,弃市。

被京梁士族选中的谯洲桓家很快接掌了王家在青州的一切,包括王珣打下北土的功勋。

盛京的百姓听说千年古都汉阳被收复而欣喜若狂,但他们没有一个人听说“王珣”这个名字,没有一个人记得他,无论是二十年前,还是二十年后。政客们知道,哪怕是青州的将士,也终究会慢慢地忘记了那位将军,文官的笔将会改写一切。

这世上没有人再会记得他,除了一个人。

不管谢家长辈如何劝说,谢灵玉顶住了所有的压力,没有与王珣和离,自从得知王家人被下狱,她四处奔波求情想要救人,但没有任何用处。她彻夜跪在谢照的房门外求他见自己一面,却没有得到任何的回音。只有她相信王珣是蒙冤的,但没有人愿意听她的解释,她永远地失去了她的丈夫,她保不住他的名誉,也救不了他的家人。

谢灵玉在那一刻意识到,当家族需要她时,她是众人口中的士族象征,可以用来锦上添花,但她其实从未真正地掌握过自己的命运,魂是柳绵吹欲散,士族女子的一生都在困缚之中,她无力发不出任何的声音,也救不了任何人。

走投无路的谢灵玉来到了邺河,找到了她的祖父。

谢晁这些年身体每况愈下,不能够劳心操神,记性也时好时坏,一直在邺河别居静养,他乍一眼看到孙女深夜来访且满脸憔悴绝望,吓了一跳,忙哄了两句,让她慢慢地把事情说清楚。

谢灵玉忽然到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