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1(2 / 2)

加入书签

曹舒琢磨了半日, 始终不觉得以皇后平素的隐忍说得出这句话来。

皇帝的粥饭汤食,可不就是她的份内之事。

如今怎么又变成烦她了?

怎么咂摸都又奇兼怪,直觉帝后关系已经发生了及其微妙的变化,曹舒遂令手下人这些时日抖擞精神办差,不得行差踏错。

……

朱晏亭近日有些不快。

她知道她的声名在朝中近很狼藉,御史台参她无法无道,恣意妄为。

是她落了把柄在先, 皇帝虽有心回护,也不能明里驳斥, 只得不痛不痒的暂时扣住了皇后的金印, 兼另外弄些旁的事出来转移他们的注意。

譬如这几日皇帝的六弟恒王殿下齐渐颇不治行俭,贪杯嗜酒,放纵姬妾,前几日还袒身过市巷, 斯文扫地。

又有一样传闻, 说是恒王殿下之所以状若疯癫, 其实是因为与新婚妻子不合,家宅不睦,将放妻再娶。

而他的夫人是开国元勋文昌侯孙骅的曾孙女,侯门贵女,温柔端淑,嘉名天下闻。

这还了得?

比起嫌少露面的皇后,日日在眼皮子底下转悠的恒王显然更能容易引起注意。

时日渐移,参齐渐的奏本堆得如山高。

然而郑太后显然对皇帝的高起轻放、祸水东引大为不满,这日竟然在皇帝按例去晨参时以母子之情督促他严厉处置。

道:“皇帝不在京,朱氏敢擅自调兵封城,软禁哀家。如此张扬跋扈,嚣张妄为,皇帝如若宠纵不咎,必纵出犯上谋逆之事!皇帝难道忘了张氏之祸了吗?”

齐凌道:“阿亭怀胎辛苦,几度险些不保。儿一直让太医瞒着她,她忽然身体有恙,惊疑不定,调兵自护也属常理,护的不止她自己,也是儿的血脉。儿听说母后从前怀胎时,惩治宫人,移椒房殿八十二人,先帝也允了。为何要对皇后这样苛刻呢?”

郑太后道:“皇帝莫非忘了,她可是端懿皇太后的外孙女!她的母亲是当年大名鼎鼎的章华长公主,你父皇多头疼,忧心得壮年早崩,你都忘了吗?”

皇帝没有说话。

郑太后趁势又劝道:“这一遭你还看不出来?此女杀伐果断,绝非池中物,两千羽林郎为她如臂指使,封长信宫扼哀家之口,封长安十二门扼天下之口,整整一日未出乱子,这是寻常人办得到的?今日她向着你,你觉得她处处都好。她日她背离了你,又会如何?皇帝莫不是以为帝王之家,尚有夫妇之情?!皇帝且看,他日她有了太子,还答不答理你!”

皇帝默默的把玩着手中的盖盏,面容为长信宫无处不在的厚重阴影笼罩了一半,分割他如玉之面,薄唇微启,唇畔含一丝讥诮之笑。

“儿子不明白。”

他一字一字,缓缓问道:“母后是说,天家没有夫妇、母子之情么?”

短短一句话,令郑太后心惊动魄,愣在当场,嘴唇微微颤抖。

点到即止,皇帝不复再言。

他放下在手中拿得温凉的盖盏,起身行礼。

郑太后见他玉冠长身,轩轩韶举,竟已是挺拔的成年男子,眼眶忽然红了。

皇帝走后,宫人来扶她,她猛地抓住那人之手,五指深深嵌入宫娥袖,泣声喃喃自问:“他怀疑我,他竟然连亲生他的母亲都怀疑。”

郑太后忽想,先帝早去了几年,没有剪除干净皇帝身边的奸人。又想,先帝晚去了几年,让齐凌提前加冠亲政,才让他如此任性妄为,亲小人远贤臣。

他为何要刚刚好,在永安十二年就撒手去了。而自己为何又要眼睁睁,多活这许多年。

正神思冥冥、哀伤不能自已之际,只听一个女人的声音,清清冷冷的道:“太后认为呢?太后那日袖手旁观,无论如何也不肯下旨封城,陛下会一点都不怀疑太后么?”

郑太后抬头,就看到了她最不想看到的那个人。

朱晏亭不知何时伫立在殿中。

她腹中有儿,未施脂粉,显得面容有些苍白,那双眼尾上扬的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