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89(2 / 2)

加入书签

王谦之抬眸往前一看,便看到了数日之前从周公旦府中离开的那两位同僚大人从另一侧走来。见到他们,刘骥辛周公旦等人起身行礼,态度恭敬。

王谦之瞳孔一扩。

刹那之间,他便明白了这二人的身份,他们哪里是周大人的寻常同僚,分明是闻公元里与大将军楚贺潮!

心脏怦怦跳快,王谦之心情浮动,在元里看过来前他连忙低下了头,努力平复下了心情。

这么一打断,再次看向最后一道策论题时,王谦之突然明白该怎么回答了。

就像他想的那样,这道题考的并不是他们能给闻公什么有用的建议办法,而是考他们对待乌丸人和匈奴人是什么态度……不,更准确的说是对待乌丸人该是什么态度。

按理说,乌丸人臣服北周,应当对其安抚驯化,使其成为北周的子民。但这道题中却将乌丸人和匈奴人相提并论,这说明在闻公心中,是不是将乌丸人看得和匈奴人一般呢?

而怎么对待匈奴,所有人都知道“非我族者,其心必异”。

若是作为北周的臣子、北周的学子,那么王谦之显然会用北周朝廷会做的方式来回答这道题。但他现在考的是闻官……是闻公国的官员,而闻公,好似并不愿意看到收服乌丸人这般的回答。

王谦之闭了闭眼,下定了决心。

他将毛笔蘸墨,抬笔写下第一行字。

“乌丸为周之臣,理应存抚,使为周用。学生愚钝,私谓乌丸人犹外事,尚存狼子野心……”

*

傍晚酉时初,霞光染红了半边天,皮鼓敲响三声,答卷时间结束。

最后一批学子终于放下了笔,看着侍从糊上了他们的名字,将纸卷收拢而去。待此时,科举便彻底结束,学子们也能回去了。

学子们或平静或失落,三三两两极为不舍地离开了广场,回到了暂时的住处。即便是考完了,他们也没打算就此离开邺县。

因为就在一个月内,他们的成绩便会由闻公府的人正大光明地张贴在官府门前。

第159章

在学子们紧张地等待结果时,元里带着政事堂的官员们正在给学子们批改卷子。

六千四百份的卷子摆在政事堂中,这种场面前所未见。众位大人既是新奇又有些跃跃欲试,端坐于位上等着批改卷子。

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公平,元里采用了糊名制度,以防有人有所偏好。他还令批改试卷的臣子同他一起吃住,除非阅卷结束成绩出来,否则不许回府。

至于批改卷子的方法,元里采用了后世科举的办法。

众位读卷官每人一张桌子,试卷轮流在桌子上传阅。若是觉得哪张卷子可以,便在卷子上画一个“○”。一张卷子需要经过数个大人的批阅,最大程度防止批改错误,最后按得“○”多少来给卷子排行。

因为时间紧迫,诸臣得知怎么批改后便立即开始了阅卷。第一次做读卷官,周公旦、刘骥辛等人极为认真严谨,若是遇到好的卷子,便忍不住同身边人品读一番。

元里也坐在其中批改着试卷。

半晌,他将毛笔放下,端起一杯茶抿了一口,松松肩颈手臂,侧头与身边的郭茂道:“批阅卷子可比批阅公文要累多了吧?”

郭茂笑呵呵地道:“虽说如此,但这卷子也比公文要有趣上许多。”

元里一笑,等解渴后将茶杯放下,又拿了一份卷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