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0(2 / 2)
谢家能提供的只有钢,但谢家的合作伙伴有很多,搞个结盟合作这附加值不就有了嘛!
大基建用到钢铁肯定少不了加工工具,要说这块那肯定还是路德国的施罗德和施罗根两家最为顶尖,谢航雨露均沾,分别给两位合作伙伴都传了消息,然后自己在东海守株待兔,看哪只兔子带来的方案最划算了。
两家现在的日子都不好过,谁抢到这单谁就能喘口气。谢航十分了解路德人,在这种生死存亡的关头他们会选择变通,以前完全不能接受的技术合作的转让现在都可以谈。
这样一来,就算让利那也不是谢氏钢铁场一家让利,算上合作伙伴的部分,大家分摊些成本岂不更有诚意?
现在,就看施罗根能拿出多少筹码了。
第248章
施罗根公司的总经办觉得谢航拿到的头等重大消息,可实际上,谢航知道的也不过只是些皮毛,是温太后属意放给海西州各大商社的鱼饵,真正的计划远比谢航想象的要庞大。
她希望能建设电厂,建造新型电动工场,扩大电能的使用范围,重新规划和修复大雍的基础设施,而这些,单靠大雍国内目前的技术和资金是做不到的。
但海西洲的战争是个机会。
战火让海西洲的很多商社都无以为继,可人总要活下去的,于是平静的东方就成了他们的希望。
像施罗德、施罗根这样的大商社,本身便拥有一定的技术和经验积累,刚好和大雍国内薄弱的领域互补。如果能把这些商社成功引入大基建计划中,不但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和成本,还能在合作中磨炼和培养出相关领域的人才,为国内继续力量。
这个办法是陈磬钟最先提出来的。
时至今日他也就是西洋派的领头人,但西洋派的宗旨却早已经发生了变化。海西洲依旧有很多地方值得大雍学习,但陈磬钟和他的西洋派却已经不会事事西看、原搬照抄,而是会仔细斟酌前因后果,选择适合的部分进行适度改良,然后再引入朝中。
效果果然比之前好了许多。
“三人行必有吾师,圣人说的话是至理,但学什么还是要自己筛选。”
某一日的陈磬钟对自己的阁僚感慨道。
阁僚以为陈阁葵是在后悔之前推进的一些西化政策,连忙开口宽慰道。
“是啊,主要给我们的时间太短了,所以才会想着尽量选现在看起来会有用的东西……但海西洲近百年比我们繁荣先进这也是事实。”
陈磬钟看了他一眼,忽然问道。
“那你现在觉得呢?”
阁僚一愣。
他有点摸不准陈磬钟的心思,犹豫了一下,才说道。
“现在我也说不好了。”
他顿了顿,到底还是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我以前觉得海西洲先进发达,有煤油车有钢铁场,能造舰船大炮……可是这些现在我们都有了,有些海西洲都搞不到的东西我们能够自行生产,他们反过来要向我们购买,我都不知道该说谁更先进。”
“当然,先进不能只体现在技术上,但从海西洲这场战争来看,好像离开了海外种植园的支援,那边的人也同样吃不饱穿不暖,他们的富足不是建立在自己辛苦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