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22(1 / 2)

加入书签

总需要一个合情合理出手的理由。

“你是为信王妃之故?”萧华雍还是有些疑惑未曾因此而想明白,“因为薛佪对顾公不敬,你便因感念信王妃,而要对薛佪出手?”

他认识的沈羲和,是个极其刚断冷漠之人,便是事关步疏林,只要步疏林没有求上门,她都未必会主动干预去插手,当然这也有可能是觉着步疏林能应付,但也有她冷淡的性格之因。

信王妃已故,她觉着无人给顾兆出头,哪怕最后顾兆并没有被薛佪推出来顶罪成功,可她还是咽不下这口气。

信王妃顾氏于她而言该是何等重要,她这样的性子,才能如此为顾氏出头?

“殿下,已故信王妃于我而言,算是有再造之恩。”沈羲和只能说这么多。

萧华雍见此,便不再深究:“呦呦要对薛佪如何?”

“他是七娘的生父,我不想取他性命,便让他丢官,余生庸碌。”

这或许比要了薛佪性命还要严重,因为薛佪是个极其在意仕途之人,功名之心尤重。

“呦呦恐怕不知,信王也动手了,他要薛佪的命。”萧华雍道。

第361章 又变了花样的太子

她忘了萧长卿的存在,萧长卿在朝会上就维护了顾兆,他又是个睚眦必报之人,定然是不会放过薛佪。

“信王殿下准备如何对付薛佪?”沈羲和忘了萧长卿会对付薛佪,这段时日都在着手准备给薛佪设局,故而压根不知萧长卿会如何应对。

“四年前,安南之战,有人谎报军情,才导致裴家损兵折将,这其中有薛佪横插一脚。”萧华雍对沈羲和道,“老五都不用亲自动手,只需要把手上的证据递到兵部尚书裴展手上,薛佪必死无疑。”

沈羲和闻言忽而问:“殿下,若是你当年掌握证据,你会留着以备后用,还是将这等人绳之以法?”

“延误军情,折损多少赤胆儿郎?若证据在我手中,薛佪四年前就付出代价。”萧华雍肃容道。

他不是为了讨沈羲和欢心,知她是将门之女,重军士,才如此作答。他亦不是多么光明磊落,有些人的把柄落在他手上,他也会不急于一时,比如萧长卿炸皇陵,若非萧长赢救了沈羲和一命,这个证据会留到有用之时再拿出来。

类似于这等至家国安危不顾,人命攸关的大罪落到他手中,就没有积压的道理。

“我是储君,与他着眼不同。我不知若我是亲王,我是否也会如此。”萧华雍没有要贬低萧长卿的行为,位置不同,所思所量则不同。

“殿下,我也是手上沾满鲜血之人,但我还是盼着殿下日后都能有所为有所不为。”沈羲和轻声道。

“呦呦是不打算保住薛佪的命了。”沈羲和反问他,不是不赞同萧长卿所为,而是婉转告诉他,薛佪的罪名是如此十恶不赦,她不赞同萧长卿为一己之私,让薛佪逍遥法外如此之久,自然自己也不会为一己之私,再救薛佪。

因为在得知薛佪包庇谎报军情的人之时,在沈羲和的眼里,薛佪就已经是个死人。

沈羲和笑而不语,她要表达的意思,萧华雍都明白。

“薛佪此刻倒下也好。”原本看在薛衡和沈羲和的情面上,萧华雍是没有打算动薛佪,既然薛佪自己要急着送死,那就只能自食恶果。

“薛佪虽然是罪有应得,但薛衡劳苦功高,在陛下眼里,他即将致仕,薛家如果退出朝堂,崔家独大,陛下不希望再出现一个顾公。”所以陛下需要制衡,沈羲和便道,“大理寺卿薛呈是最好的人选,接替薛佪。”

薛呈是薛家的旁支,与嫡枝本就不够亲密,但嫡枝没了薛佪和薛衡,又不得不靠拢薛呈,如此一来薛呈可以借助薛家和崔家制衡,但又不会如往日那般牢不可破。

陛下又瓦解一个世家,薛家终究是唇亡齿寒,在顾家倒下之后,也免不了走向落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