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20(2 / 2)

加入书签

届时,士绅固然会因为,“辅助”国策不力,被朝廷兴师问罪,但仍有一线生机。

但请注意,士绅只是“辅助”,而主张收容流民,安置流民的人,是武穆王,武穆王是要负主要责任。

这是士绅垂死的挣扎。

但士绅们的这一线生机,却因为谢府和韶懿郡主的干预,宣告失败,韶懿郡主主张防治病疫,谢府捐药又捐钱,将流民收容营药材缺乏,这一隐患填补上了。

有了谢府的庞大家财,幽军也完全可以,挪用军晌支援灾民,再以置办军晌的名义,向士绅或者向其他有粮的地区购买军晌物资。

军情如山,士绅就算再不甘心,也不敢拿军晌开玩笑,要知道周厉王一案清算最狠的,都是在军晌上伸了手脚的那一批人。

士绅之所以能安然无恙,没被朝廷清算, 只因他们懂得游戏规则, 从不会在军晌上面动手脚,不会去妄动皇上的利益。

至此士绅败局已定。

那么士绅就甘心赴死吗?

自然是不甘的!

所以利用朝廷局势的变化, 与贵妃党一起又出昏招,打算祸水东引,通过打击保皇党,达成分化韶懿郡主, 和武穆王联合的局面。

给武穆王扣一顶, 插手“储位之争”的罪行,争储本就罪同谋逆,就算不能将武穆王“定罪”,也会加深朝廷对武穆王的猜忌。

而此时, 士绅的利益, 和朝廷的利益,将会再度达成一致。

朝廷仍然需要利用士绅来牵制藩王,士绅就不再是被朝廷放弃的存在。

这一步步的算计, 不可谓不高明。

可士绅唯独小瞧了虞幼窈随机策应,权谋机变的能力,从某些方面来说,士族面对的是另一个“殷怀玺”。

还有一点!

倘若朝局的变化,是由殷怀玺一手主导,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催化朝野内外党派之争,给伏蛰在泉州的梁王, 创造起兵的借口与良机, 进一步加速大周朝的覆灭呢?

虞幼窈的猜测,并非没有缘由。

刘大根的案子背后, 本就是彻头彻尾的储位争斗。

保皇党、贵妃党、兰妃党尽数波及。

而韩氏族所代表的士绅, 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早在长兴侯府的花会后,殷怀玺就毫不避讳地向她暴露出, 他在宫里拥有庞大的人脉, 这些人脉, 甚至能避过皇上、当时还是皇贵妃的兰妃、徐贵妃, 以及宫中大大小小的妃嫔,直达太后娘娘的耳里。

那时她困于后宅, 见识还是短了些,虽然意识到了什么, 但并没有深思。

但现在想来,殷怀玺执棋在手,搅弄风云,肯定是离不开内宫的支持。

如今宫中的几大势力,排除太后娘娘、徐贵妃、兰妃,还有谁身居高位,能精准地把握内宫的风吹草动,并且还能将消息,不动声色地送出宫外, 交到殷怀玺手中?

非,皇后娘娘莫属。

皇后娘娘从潜邸就嫁给了当今皇上, 开始执掌王府内院,后来执掌内宫,便是失势, 在宫中也培植了不少忠心耿耿的人脉。

当然了,也许这个猜测并不充分。

但往深了一想,皇后娘娘久病翊坤宫, 一直闭宫不出,加上中宫无子,又有了宁国公获罪一事在前,皇后娘娘位同虚设。

皇后娘娘不可能,仅凭着当年得势之时,积攒的人脉,在翊坤宫开了宫门之后,就能抓紧机会,借着太后娘娘之势,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