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3(1 / 2)

加入书签

筑大坝时亲自去坝上监督,上面拨下来的款项,他全花在了治水上,一分都没有贪污……

结果在他治水期间,当地百姓苦不堪言,在他为官的第三年,便有人想要去京中告御状。

“真不是有人要害他?”颜楚音问。

“不是。”

“那就是……他那个水域图画错了?他纸上谈兵?”

“不是。水域图是对的,他在治水方面颇有天赋。”

“他……嗯,是不是他一心治水,忽略了其他民生?”

“不是。治水期间,当地的春耕、税收、案件调解等等都没有落下。”

颜楚音一连给了几个答案,沈昱都说不是。他顿时就想不明白了。既然哪哪都是好的,那当地百姓到底是为了什么不满呢?甚至不惜跑去京城告御状?

颜楚音眼巴巴地看着沈昱。

沈昱公布答案说:“况峻的治水方案是完全正确的,但有时按照完全正确的方案去做事,效果却不一定好。比如说,按照他的治水方案,某段河流应该堵起来,如此上游某地将会被水淹没,而那地正好是某一村某一族的祖坟。”

此时的人都很看重身后事。即便是天王老子,也不能一上来就淹别人祖坟啊!

而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

在当地的民间信仰中,他们认为某河某支流中住着一位善良的河神,结果况峻却要把那条支流的上游给堵了,叫这个支流干涸!还有,在某段路挖人工河时,因为地貌变化很大,需要叫某个村子整个迁徙,这事却也办得不好……

当地百姓自然对况峻心生不满。

“年轻的况峻犯了一个错误。他自认为初心是好的,方案也是好的,就一定能把事情办法。但其实不是这样的,办事是需要看时机的。”沈昱借机教导颜楚音,“初心对了,方案也对了,还要看时机对不对,看百姓能不能接受。”

况峻那一套治水方案,在他的计划里,是五年内把所有工作做完。如果他当时不那么赶,把方案延长到十年,深入到百姓中去,先把方案中必须要做的那部分做好,接下来考虑百姓的接受程度慢慢做,整个事情就能办得很漂亮。

沈昱又说:“再有,当官绝对不能太想当然。有时候为官者觉得是为百姓好的,但百姓心里不那么想,那么为官者做得再多,对百姓来说,日子还是难过。况峻的治水方案,有些地方可以弄得不那么完美,百姓反而会更满意。”

颜楚音感慨道:“要不怎么说当官是门学问呢?”

“现在你知道,你那个提议究竟有多好吧?”沈昱笑着说。

让县学里的那些官员预备役深入到百姓中宣讲,一方面是启发民智,叫百姓们从中受益,另一方面也是在培养那些官员预备役,叫他们知道应该如何与百姓相处。日后正式走上了官场,他们也能做到真正设身处地地为百姓着想。

为官者,不是坚定本心不贪污、不受贿,就能是一个好官了。好官必须能脚踏实地地为百姓做实事。如果况峻念书时曾去百姓中宣讲过,当他治水时,他肯定就能找好一个平衡点,不至于激起民愤,反而叫后来的工作难以展开。

换句话说,连况峻初入官场时,因思想和百姓断层,一度无法展开工作。他可是一位在史书上享有极高评价的真正的好官啊!而那些各方面不如况峻的人,如果由着他们“飘”,不懂得脚踏实地,他们得做出多少自以为是的事来?

“原来我的提议这么重要?”颜楚音满心感慨。

“百姓会感激你的。”沈昱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