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2(1 / 2)
,这是仁爱的表现,可如今却驱使无罪的士卒去辽东送死,难道他们的性命不足以怜悯吗?
假如高句骊违背了臣子的礼节,或者残害百姓,或者侵扰内地成为中原的祸患,这三条满足了一条,陛下您都可以发兵围剿他们,哪怕每天杀掉他们一万人都不用感到惭愧。
如今三条都没有满足,白白地耗费了民力,得到的远远小于失去的,希望陛下给高句丽改过自新的机会,烧点战船、停止募兵,天下自会安定,我也就死而无憾了。】
【关于房玄龄死前的这一则奏疏,就……实在很难评价啊!
到底是要夸他仁义呢,还是要说他格局小了……
但也不是说他完全不对,正常来说的话,如果大唐与高句丽相安无事,井水不犯河水,那我们出于大国风范确实不应该率先征讨别人的国家,破坏和平安稳,毕竟打起仗来,大唐军队决不可能毫无伤亡。
但问题是……高句丽是头狼啊,中原一旦处于弱势,这头狼就会扑上来撕下中原一块肉。
高句丽,狼子野心,路人皆知,现在的“残忍扩张”便是为了后世子孙的享福,而且后世子孙……也是有那等不争气的,搞不好现在不除,以后就得被压着打啊!!
这几千年来,也就出了这么一个唐太宗,你让他不除,以后谁来除掉……这后世的皇帝不好说不好说啊!!
所以,房玄龄,你糊涂啊!!高句丽不除,后患无穷,还要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呵……狗是改不了吃屎的。
不过,其实很有可能是房玄龄死前实在害怕太宗又再次亲征,他即将死去,到时候大唐后方又由谁来做镇,他生怕大唐重蹈隋朝的覆辙吧?毕竟他可是看着杨广怎么把自己玩死的。
如果不是这样,实在很难解释房玄龄为什么会在人生中最后一道奏疏上写上“烧掉战船、停止募兵”这样自断双臂的事。】
太极殿外,朝臣皆是露出匪夷所思的神情,已经重创高句丽,若是能够一举灭国,这是何等令人振奋的国事啊!怎么能停止呢?
魏征气得火冒三丈,大声道:“房老,你是糊涂了吗?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啊!”
“我还是活得太短了,否则高低得弹劾你一顿,管你是不是要死了……”
活得更短的杜如晦:……
房玄龄尴尬得不知如何自处,这……他此刻也不知晓自己为什么会想阻止陛下东征!
太宗咳了一声,出声制止道,“魏征!房卿再如何,也是为了大唐。”
房玄龄尴尬道,“陛下,是臣糊涂了,臣……”
太宗摆手打断他的话,“房卿一生为大唐殚精竭虑,朕哪来的脸面苛责你呢?”
魏征闻言更是一顿,片刻后,他拱手向房玄龄深深鞠了一躬。
【或许房玄龄在生命弥留之际也胆怯了吧,他希望大唐稳一点再稳一点发展下去,而不是一直揪着高句丽这个问题,他生怕高句丽将大唐拖垮吧。
总之,房玄龄的想法虽然有些违背了国家大势发展,但你要说他的顾虑完全是多此一举,那还真不是,因为贞观末年发生了一件大事。
太宗皇帝收到房玄龄的奏疏后亲自前往对方的府上去探望他。
君臣二人紧紧握住双手,痛哭流涕地告了别。
公元648年七月二十四日,房玄龄病逝。
九月,薛万彻班得胜,班师回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