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20(2 / 2)

加入书签

“我也是想,不知何时能将耀卿归葬族地。”

虽然如此,荀攸依旧不接话。

荀祈又胡乱说叙了几句,便起身离开。

“依你看如何?”荀攸此时已无睡意,对收拾杯盏的儿子问道。

“尚书令一箭双雕,长安城中,乱中取定。”荀缉端着案盘,直起身回答。

他自然地绕过最后一个议题。

“除此之外?”

“……人心未靖,天下未安。”

见父亲有考校之意,荀缉放下案盘,思考后回答。

荀攸摇摇头,“人心随时而动,永不宁静,君子随势而变,因势利导,尚书令所为如此,太尉亦如此。”

“太尉《矛盾论》一文,可盖《易》全篇之理,你要记诵于心,时常琢磨,必大有裨益。”

“儿受教。”荀缉一拜。

“不多时,太尉会招你问询益州诸事,你心中需有数。”

“是。”

“凉州已定,我会与姜氏商议你的亲事,就在二年内。”荀攸在榻上坐直道。

毕竟年轻,荀缉不由羞涩低下头,“多赖大人操持。”

“提前告知你,让你心中有数。”荀攸望着低头的儿子,仿佛能想起自己初为人父之时,心中也有一点滋味莫辨,“太尉之意,不愿让荀氏子弟固守京中,行于四方,亦是栽培之意,待日后成亲过后,也让姜氏随你去益州。”

这就是数年内,他都不可能调回京城的意思了。

荀缉心中多少也有预感,当即再拜表示明白。

他曾更随叔祖数年,如何不明白其心意,叔祖……太尉,绝不会令族中子弟无功而居尊位。

他们凭借姓氏,已受优待,正因如此,更需努力配得上职位。

益州郡守,以叔祖新颁官制,因有境内有彝、羌部族,已位居从四品,若非恰逢其时,他这般年纪根本不可能,同辈中最多也不过县令。

所以,他再要升迁,必须积攒足够令人信服的功绩,南中靠近国境,又有异族,比之中原安乐之乡,倒是要容易建功。

这显然也是叔祖之意。

“你明白就好,下去罢。”荀攸摆摆手,“与你母亲解释清楚,勿让她担忧。”

南中艰难凶险,他知道,可儿子长大,需建立自己的功绩,否则家族迟早会沦落下去。

荀缉再拜,这才端起案盘恭身退出去。

荀攸重新让自己躺回床上,将事情都在心中环转一圈,确认今天诸事完毕,放心睡过去。

然而这日交子之时,太尉府却匆匆遣出一吏,手持太尉符印,叫开了里门,急驰至太医华佗住宅。

荀柔先是呕吐,接着就起来高热、昏迷,府中医工顿时不敢下手,只好速速请来华太医。

华太医还是高明的,一诊过后,道旅途劳累加一时急症,用药施针后,第二天荀柔就清醒过来,只是要入宫却不能,只能请尚书令代呈章表。

天子并未怪罪,还派了近臣前来慰问。

“咳咳咳咳多谢陛下关怀,臣,愧不敢当。”

这屏风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