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72(1 / 2)

加入书签

处理。

陇右平定后,暂缓了粮草之危,战争则是长期对峙与短暂交锋,由于干旱,原本期望,随着夏季汛期能终止战争,只能落空了,好在有徐荣、段煨等名将,贾诩、钟繇谋臣辅佐,凤卿逐渐稳住了阵脚,与袁氏在细处各有胜负。

荀柔传信给荀襄,计策上没什么建议,只让她千万一定沉住气。

大战进入这样的僵持阶段,局部得失已不重要,考验的归根到底是人心,胜负与其说依赖精妙计谋,不如说在比谁更稳得住,失误更少,人心整齐,军心稳固。

前不久,姜峻举荐赋闲数年的同乡赵融,这位灵帝时的西园校尉,因为凉州出身,一直被朝中被排挤,如今训练新兵也有了用武之地。

荀光也找到扩张恤孤寺的突破口,带领属下女吏奔波各郡县乡里。

阵亡的精壮青年,往往是一家顶梁,而失去支持的家庭,在如今这样灾荒年月,没有扶助,就会陷入深渊。

她知道朝中拿不出多少支援,所以也没有向荀柔讨要,只是带着女吏到乡里去,将这些人家组织成社,他们都有田地,只是孤弱无法耕作,但众人聚在一处,老人就能照看小孩、做些家务,青年女子们一起,也可借用农具,相互协作,同时,人多势众,就可以抵御欺侮。

这是一个完全可行的计划,当荀光向他陈述过后,荀柔再次对她刮目相看,让她务必上书奏报尚书台,再从尚书台明文下旨批准施行。

如今每到一地,荀光都会给他写信,既有恤孤寺建立事宜,也有当地风俗民情,物价舆情,人物官吏。

时至今日,荀柔才与自己认了数年的妹妹有了一点私人交流,真正开始认识熟悉起来。

沉着、稳定、富有节奏的脚步声由远渐近。

荀柔睁开眼,转过头。

“小叔父。”荀攸恭敬的按礼向他一揖,神情依旧沉稳,只是鬓发添了银丝。

“请坐。”荀柔抿唇忍下将冲出口的叹息。

安定受袭后,接着就是益州刘范自立,有休若兄在,安定尚能血债血偿,追讨损失,将亡者收敛送回长安。

蜀道难,如今却连消息都查不清。

成都已乱,这倒也不奇怪。

刘范这一回造反自立,多半是先前探听到长安内乱的消息,与当地利益受损的士族合谋,一起反叛。

这些士族拥刘范上台,认为自立更得利益,就会有一些认为归附朝廷更有益的人,认为自己利益受损。

同时,蜀中形势复杂,多族杂居,地广人稀,民风不驯,出了名的难管,而刘范一直在外,在益州毫无根基,就是刘焉旧部,也不会都买他的账。

所以乱起来,根本不足为奇。

刘范这步棋之臭,完全就是利欲熏心,飞蛾扑火。

甚至,荀柔猜测,其中说不定就有刘表挑唆,意图吞并益州。

然而、然而……这些权利斗争下的牺牲,鲜血淋漓。

人命太脆弱了。

他甚至不知如何安慰。

公达只在家歇了三日,就回御史台办公,荀柔私下问陈群,都道御史中丞公务分毫无差,与平时无异,只是晚膳后会多饮两杯。

“可是战报?”

函关的战报总是三日一回。

“有。”荀攸轻轻颔首,“不止战报,还有……常山荀友若来信。”

“友若?”

“是,”荀攸点头,轻轻看了荀柔一眼,“荀友若道,伯昭在去徐州途中,被兖州曹操所截,已探明消息,现囚于兖州牧府中,并无大碍。曹孟德道,伯昭路遇袁绍追兵,为夏侯惇所救,请在府中做客,然而友若数次遣使前去,只不得见面。”

荀柔躺在榻上,晕眩得闭上眼睛。

“小叔父?”荀攸凑近轻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