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6(2 / 2)
沉默、沉默、
“何不直说!”荀棐抬起一只手,一巴掌拍在弟弟前额,“你要一个人把事情都做了?族中兄弟们还做什么?”
“这不是,我家不以武力见长嘛。”荀柔按住脑门,对兄长讨好一笑。
“你这是看不起兄长我?”荀棐轻哼一声,“我代你去幽州。”
“……阿兄,以你之骑术,能在雪地之中奔驰?”荀柔他哥方才的问题还给他,“幽州大雪,和家里可不一样,厚逾数尺哦,我好歹有二千石,大概有点照顾。”
……
淳朴的儒生,不应该说谎。
“所以……”荀柔道。
“不行就是不行。”荀棐干脆拒绝,并略恼羞成怒的再拍亲弟脑门,“要为国效力,岂能没有办法你先随我归家,看父亲如何处置你!”
……不,不会的吧。荀柔吞了吞唾沫。
你猜?荀棐挑眉。
第97章 依依相别
归家之时,黄河北岸已是银装素裹,颍川才飘起初雪。
随荀柔游历的冀州童子少年,除了年纪尚小,此次未跟随外出的,一半留在并州,一半留在冀州。
留在并州的,以廖化为首,武略更强,留在冀州的,则以内政见长。
至于荀家子弟,则全部带回家,其工作分配,得问其父母,他不能决定。
此外,荀柔还留下加法、乘法口诀,以及他改编的《三字经》汉代版。。
作为启蒙读物,《三字经》的出现,可以说是古代启蒙教育,里程碑式的进展,其初作者已不可考,成文后经历无数饱学之士,不断改编完善。
其精简的三字一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同时又涵盖了丰富的内容,甚至被称为“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
比此时公认最为浅显的《急就章》,还要简单易懂,还要容易背诵,还要“急救”。
荀柔尤其赞叹其完美的篇章结构,开篇“人之初,性本善”段,是劝学为人大道理,“首孝悌,次见闻”段,是天地人间生活常识,“为学者,必有初”段,是各家经典总结,“经子通,读诸史”段,是历史系表,“口而诵,心而惟”段,再次以历史上刻苦学习典故,来激励学童。
由于时代早,三字经里许多典故,此时还未生成,不过有了结构框架和句子模式,往里塞内容并不难,自然,他也夹带不少“私货”
“小学初,当格物,物为先,心相联”
“格物要,当实践,他人言,未足信,
考其实,求真理”
“欲言理,求公义,官庶同,众安定”
“世间事,有正反,正有弊,反有当,
既对立,又相依,取舍间,当扬弃”
再如“一人难,众则易,星星火,可燎原,蝼蚁数,能馈堤”
都是在从并州回冀州的路上改成的。
先前就说,山中道路难行,大家晚上歇得早,正好又还不到睡觉的时候,没事干,正好张牛角又向他请教,荀柔一想,一头羊是赶,一群也是赶,于是就顺便开了短期班。
众人之中,有些一点文化基础都无,正好三字经朗朗上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