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8(2 / 2)

加入书签

豆腐这种美食,早在两百年前西汉,就被发明出来,但由于制作工艺复杂,或者说,东汉时期的民间,还没有多余的劳动资源浪费在加工食物,仅使之更美味上,故而还只是上流社会食物,未得到普及。

所以,当他说起,大多数孩子,并不知道豆腐是什么。

“这是一种美味的豆制食物,雪白细腻,绵滑如脂,轻白如雪,食之如有肉味。”荀柔抱着软软的小侄女荀襄,身边侄儿荀欷抱着,他家颐养天年的老兔子,嚼干草嚼得目空一切。

他哥和嫂嫂也是心大,居然将两个小侄也丢给他。

一声清晰响亮的吸口水声,在孩子群中响起。

荀柔微微一笑,用笔沾了墨,捏着荀襄的手,在木板上写下“豆腐”二字,然后将板竖起来。

“此物三百年前,由前汉淮南王发明。其人在炼丹之时,不甚将石膏粉倒入豆浆,水中凝结出如雾如花的白色丝絮。淮南王以为这是豆浆腐坏,没想到这种白色絮物,绵软可口,大出所料。他惊讶之后,也觉得有趣凑巧,故以豆腐名之。”

“大家应都见过,家中若有肉,当悬于梁上,置于通风之处,若将肉堆积在室内,置之于地,则肉必坏烂,腐之一字,其意正是变坏变烂。”

“然字意如此,豆腐二字,连在一处,却绝非腐坏之意,成为一个好词。”

“淮南王制仙丹不成,误打误撞,制出美食,的确巧合。然虽名巧合,非其人也未必有此成。

门口冒出一个,荀氏特有的清秀可爱的小脑袋。

荀柔看了一眼,又望向一院子懵懂眼神,微微一笑,“有人,若碍于陈见,见豆浆凝絮,以为腐坏,就不细心观察,则不能发现其并未腐坏酸败,若观察之后,不加好奇之心、探索之心,不大胆尝试,则不知其美味。若尝试之后,不落笔记录为文,则后世不可知。”

簌簌。

又伸出两只脑袋。

“圣人有言格物在先,方能致知,致知之要在于诚意,正心不移方能诚意。学以格物为始,今日格物则从制作豆腐开始吧。”

荀柔终于忍住笑,向外面的小蘑菇头招招手。

于是

门后一拖一拽,礼仪端方的走出三个小豆丁。

当然,真的仪态端庄的小朋友,是不会这样探头,也不会呼啦啦跑过来。

荀柔摸摸领头的小朋友,他有一双肖似其父的幽黑双瞳,脸颊却圆润,组合在一起,有种乖巧呆萌的可爱。

正是亲爹已然包袱款款去往雒阳,如今成为留守儿童的荀缉。

“叔祖。”荀缉乖乖行礼,抬起头来,“是祖父让我来的。”

他口中祖父,正是荀攸的叔父荀衢,荀攸自幼由其养大,与亲父子无疑。

荀衢当年喜欢喝得醉醺醺唱《长铗归来》,家中如何劝导都不愿少饮,如今开了党锢,他却多病缠身,家里如何也不让他出仕,他亲儿子荀祈,为了防止亲爹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被郡中征辟都不敢去,就守家里。

“叔祖。”他身旁的荀仹,小小圆脸腼腆绯红,偷偷打量荀柔,乃是荀祈之子。

“阿叔。”最后一个,却是他家隔壁七兄荀宜的小儿子荀铮,小朋友顶着一张肖似其父,仙气飘飘的脸蛋,却得了这么一个,一敲一响,铁骨铮铮的名字。

他宜兄,果然是不走寻常路。

来都来了,自然要招待,荀柔让小朋友自己去拿一只盏,给他们一人倒一盏蜜水,除此之外,就和其他孩童一样的待遇,有活帮忙一起。

院中闲置已久的石磨,用清水冲洗干净,显露出灰白细腻的本色。

此时北方多用碾,这石磨还是荀柔小时候,向父亲撒娇,找行商专门带回来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