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3(1 / 2)

加入书签

首《赋得古原草送别》。】

众人的兴趣一下子被提起来了,纷纷想知道到底是什么诗才会让人说出这样一番话。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诗歌原文被放了出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东晋。

谢灵运于廊亭读到了这首清淡的小诗,一双眼睛越来越亮。即使早已见识到了唐人的手笔,他仍然会一次次为他们的诗作所惊叹:

“此诗初读只觉平平无奇,细品之下却是大有深意,草木岁岁枯荣,纵有火烧残,来岁春日仍会有新芽长出,欣欣向荣、生生不息之理自蕴含其间,如此才是天然之诗!”

自孙绰、许询起始,时下盛行玄言之诗,于诗语之间寄托玄理,却形象全无。他自得于自己的诗,以记游发端,摹山川胜景,而后道德穷通之理,可在这首诗的对比下,他诗作结尾续上的玄言是何等相形见绌?

唐朝。

隐居茅山的顾况再次听得这一桩旧事,唇角浮现起几分浅淡的微笑。他素来轻狂,看到白居易的名字忍不住出于调侃,直到看得帖上之诗,才识得眼前才俊。他以为白居易诗才已是佳绝,可今日读到《琵琶行》才知晓,当真有人一支笔足矣移人。

“有诗如此,何止在长安居易,便是天下亦可去得!”

连各朝名家都赞叹不已,更不用说天下百姓了。白居易的诗本就通晓平易,“离离原上草”几句更是明白如话,仿佛童谣一般从口中说出,却又蕴含哲理。最重要的是,它短啊!比《琵琶行》短上太多太多了!

这样浅近好读的诗句一下子便受到了市井百姓的青睐,连垂髫童子都能几遍成诵,一时之间,蔚然成风。

【可以说,白居易三科登第,初步证明了自己的政治才能,又凭绝佳的诗才得到了大佬赏识,可谓是长安的新晋顶流,名满京城,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是后来呢?琵琶女年老色衰,“老大嫁作商人妇”,诗人也因为触怒皇帝,被贬出长安。他们都是曾经辉煌的京都子,现在俱成了浔阳江上的落寞人,命运何其相似?

和京中相比,浔阳是什么样的呢?“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没有音乐,地方也太潮湿了,湿气重对身体不好,可能白居易就是有点水土不服,所以才病了的吧。

生病的人总是脆弱的,更何况他日日夜夜听到的是什么呢?“杜鹃啼血猿哀鸣。”猿前面讲过了,杜鹃也是悲啼之鸟,传说杜鹃鸟啼叫的时候,会从嘴里淌出血来,声音极其悲切。

难道就没山歌村笛之类的可以解颐吗?“呕哑嘲哳难为听。”他在浔阳连个解闷的都没有。这里埋了个小心机,照应上了前面的“举酒欲饮无管弦”,也侧面凸显了琵琶女的难得,这样,一整篇都统摄到音乐里了。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一番话娓娓道来,既说清了自己的感慨,又表达了对琵琶女的赞赏,情致委婉、平易流畅。

这一段也是考试的重点,大家一定要高亮注意哦!尤其是“呕哑嘲哳”四个字,划重点!!!】

院子里,白居易的表情顿了顿:“这四个字也没有那么容易写错吧?”也值得这样单独划重点吗?

学霸的思维高度永远和普通人不在同一个水平。

一旁的白行简:……

“兄长,该关注的似乎不是这个问题吧!”

看看他哥哥在诗里写的,多么困顿啊!他听完都有些难受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