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3(2 / 2)

加入书签

他神情一顿,敛下沉沉心绪,冷声道:

“李斯。”

李斯闻声上前,恭敬道:“陛下。”

“秦篆整理得如何?”

“回陛下,臣已与王大人集成简册,只秦吏尚有短缺,六国遗民亦多有抵触,推行之事,需再行议定,才可保万全。”

嬴政淡淡地看了过去:“朕记得,你擅书道。依你所见,后世文字如何?”

李斯神情微肃,谨慎道:“回陛下,水镜所展示的文字虽与时下多有不同,但部分仍可由形见意,符合古造字之法,书写却更为简单。”

嬴政颔首,若有所思。李斯似有所感,但皇帝未曾开口,他不敢多做揣测,拱手退下。

太极宫。

李世民敲击着面前的桌案,忽然开口:“褚卿,你以为这篇文章如何?”

褚遂良闻声上前,由于出身原因,他略通文史,幸蒙皇恩,担任起居郎,录记天子言行。圣上雅爱词章,他们君臣偶有谈诗之对,此时听到问话,他不敢怠慢,答道:

“回陛下,此文似为俚俗之语,文句之间却仍有典雅之意,和我等文章截然不同,想必便是后世所谓‘新文学’。”

“不只是文学新,”李世民道,“褚卿仿过他们的文字吧?”

褚遂良拱手而拜:“臣惶恐。”

李世民不甚在意地摆摆手:“从秦篆至今,文字多有精简,后世的文字想必也是精简过的吧!如此简易,若以此种文字,书新文学、传新思想,褚卿以为如何?”

褚遂良神情一滞,忽然觉得后背有些冒汗。见他这样,李世民反倒是笑了:

“简明意味着易学,后世确有不少可借鉴之处。以众卿所上奏疏为例,若是俱如这后世文章一般,朕批阅的时辰,可是大大减半咯!”

时下文风多承齐梁、前隋,连篇累牍,华而不实,写半天到不了机要之处,一份奏疏便要花不少时间。即使他已然有令,变化却仍然不大。天知道他每天在文辞繁富的奏章里要提炼出事件来有多困难,就不能写简单一点吗?

李世民腹诽两句,开始考虑是否让朝臣也学一学这后世行文。

明朝。

朱元璋亦是在咂摸:“后世的文章,比咱的要好懂不少嘛!”

第44章 故都的秋2

诸位帝王凭借着高超的政治敏锐度,嗅到了这篇文字背后隐然的不同寻常的气息,而各朝的文士更多却是关注到了文章本身。

中唐。

白居易面带犹疑。文人相轻,自古皆然,对这篇抢了他“位置”的文章,他其实是怀了几分挑剔的态度的。就算他现在还没有写出《琵琶行》,但他对自己的诗文是有信心的。

可是,这篇《故都的秋》,他从未见过此种写法。

“细究文章风致,确实源于宋玉‘悲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