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2(2 / 2)
《湘夫人》是思慕之辞,袅袅的秋风轻盈舒徐,带起的洞庭波也是微微的,所以木叶给人的感觉是一片两片地飘落。但杜甫的却不同,他不说落叶也不说木叶,反而用到落木,为什么?】
白居易:“木质沉重,子美晚年愁绪萦怀,悲极痛极,所见之景自然萧瑟无比。”
元稹也是点头:“叶轻盈,木沉重,落木又与‘萧萧’之拟声对上,子美作诗匠心独具,真乃神人也!”
【我们可以联系一下下册的《说木叶》来帮助理解。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中对树叶、木叶、落木等意象作了详细分析。他认为,树叶给人的感觉是饱满绵密的;木叶触觉干燥,给人以疏朗、飘零之感;落木呢,连‘叶’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尽了,显得更空阔。
同时,木不仅会让我们联想到树干,也会联想到颜色,是微黄的。这是典型的秋景,我们可以想象到,在猛烈的疾风之下,千山万壑木叶尽数脱落,萧萧的风吹木叶声响在耳畔,身处其中的老杜心中是何等悲凉啊!】
元稹忍不住了:“摇落深知宋玉悲,杜工部简直要把悲秋的意味渲染到极致了。”
“万方多难此登临,老杜忧国忧民,后来所作诸篇,都太苦了啊!”白居易叹了口气,深深地为这位伟大的诗人感伤。
北宋。
黄庭坚在作诗上祖法杜甫,前些日子刚得了一句“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友人赞誉颇高,黄庭坚也颇为自得:“所谓一点灵丹,妙语自成,老杜的诗真是个宝啊!”
【北宋诗人黄庭坚也有一句诗写到落木,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充分说明了落木的空阔。黄庭坚是江西诗派,学习杜甫,这句的渊源可能正在《登高》。】
秦观听罢打趣道:“我便说你这句袭自老杜,被后辈看出来了吧!”
黄庭坚半点不怵:“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不有来处,盖后人读书少,反认为二人自作此语,我这叫取古人陈言入于翰墨,点铁成金,夺胎换骨!”
秦观:……
第一次见把抄袭说得这么清新脱俗。
南宋。
评论家罗大经自被弹劾罢官之后就无意仕途,一直闭门著书,他博览群书,对唐宋诗文颇有研究,听到水镜的讲述连连点头:“这《说木叶》的分析倒是不错,对诗文中常见意象予以辨析,则更易助人解诗。”
家人道:“你日日关在书斋,不也是在解诗吗?”
“略有不同,”他摇摇头,忽然道,“不过这倒是一个思路,诗文意象颇多,我也可解说一二。”
他脑子一转,已经有了《说落红》、《说山月》等一连串名字,多写些评论文章,他以后也能以文名世吧!
【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给予长江前后两个修饰语——不尽、滚滚。不尽,说明长江浩浩汤汤汹涌而下;滚滚,又渲染了奔腾咆哮的气势。无穷无尽的江水自西向东滚滚而来,又营造了一种辽远阔大的空间感。
大家知道律诗中间两联是要对仗的,这里,‘无边’对“不尽”,“落木”对“长江”,“萧萧”对“滚滚”,“下”对“来”,对仗极为工整。
这是诗人登楼远眺所见的景物,那,看到落木与江水,大家又会联想到什么呢?】
魏晋去汉未远,曹植反应极快:“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年已衰老,又见无边落木,怕是会有时光之叹。”
白居易道:“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这是太白《长相思》中的词句,同样是以秋景抒发伤时之感,李杜惊世之才,却仍有蹭蹬不得出的哀叹,何况我等。”
元稹奇道:“这样作态倒不像你的性子,我二人登科及第,幸得天眷,正是奋发之时,必不会如此蹭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