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2 / 2)
明末,秣陵。
屈大均形容枯槁,停在钟山之畔,听水镜里再一次说起南明故国,他垂眸,声声泣血:“访旧乌衣少,听歌玉树空。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
【我们是第四次南渡,却可以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成功北归,这是无数先辈浴血奋战的结果,也是军民一心同仇敌忾的结果。】
她的语气尽是骄傲与自豪,诸天万朝因为窥见后世惨烈历史的一角而有些沉闷的心也被唤醒似的,轻松了几分。
秦皇汉武等人在心里悄悄松了一口气:还好,天不绝华夏。
【说到这些就扯远啦,总之大家读诗要多注意联系时代背景。
说回陶渊明。虽然我们心里觉得晋怎么屑怎么屑,但生活在晋朝的人其实不太会怀念你魏蜀吴,陶渊明对晋室还是非常有归属感的。前面讲过,他的曾祖陶侃是东晋大司马,平定过叛乱的,陶渊明很崇敬这个曾祖。】
【另一方面,从陶渊明的诗文来看,他年少时还是以儒家作为自己的终生之志的。我们简单摘录几句。】
颜延之抬头,二人多年好友,他仰慕陶渊明的人品,对他的诗作多有拜读,所以对这些诗句很熟悉。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兄长心中自有猛志,惜不逢时也。”
陶渊明笑了笑:“老了,不及当年了。”
少年意气,读遍经史,国家危难,七尺男儿,岂能无有匡复之志呢?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沈德潜念着水镜中的诗句频频点头,“汉人以下,宋儒之前,可以称得上圣人弟子的,只有陶公!”
【陶渊明最初确乎是有兼济之志的,所以他后来几次入仕,实际应该是有自己的政治考量。第一次辞官归隐之后,其实又有一个人来找他做官,这个人叫王凝之,眼不眼熟?不眼熟没关系,我一说大家就眼熟了。】!
第18章 归园田居7
【初中的时候我们学过《世说新语》,说谢安教家中小辈读书,忽然下起了雪。谢安想试试小辈的才学,就问,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
有大聪明说,像撒盐一样。这时谢道韫站出来说,NONONO,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大加赞赏,谢道韫也因此获得“咏絮之才”的美名,这个王凝之就是谢道韫的丈夫。】
东晋,谢府。
尚且年幼的谢道韫眨眨眼,轻轻地拉了一下旁边谢安的衣袖:“叔父,水镜是在说我吗?”
谢安很喜欢这个娇俏聪明的侄女,闻言摸了摸她的脑袋,慈爱道:“是,水镜说我的小侄女有咏絮之才,名传后世。”
他想着水镜里透露出来的话,王谢两家向来有通家之好,王凝之他也知道,是王羲之的儿子,侄女嫁给他倒也是门当户对,想来王家公子,人品应是贵重,可托终身。
【这个王凝之也是个人才,他深信五斗米教,孙恩攻打会稽的时候,他不听手下劝告,根本不设防,而是对着神像祷告,深信自己请到了鬼兵助阵,结果毫不意外被嘎了,只能说封建迷信害死人啊!】
刚刚觉得王家公子应该还不错的谢安:……
不能嫁,绝对不能嫁!
听完自己儿子光辉事迹的王羲之冷笑一声,开始满院子找有没有趁手的抽人工具。
嬴政听完只觉无言,停顿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