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71(1 / 2)

加入书签

翻看。

等等,刚刚书里面说了什么?

那些事都是谁干的?!

***

皇宫。

按照雍朝惯例,在簪花宴后,会宣读圣旨给一甲三名授官,随后新科进士会分别从正阳门、东前门、西前门出宫游街。

二甲和三甲的官职,都需要参选了庶吉士后再通过分配、考核获得。

梁总管亲自捧着圣旨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授一甲头名狄昭翰林院从六品修撰;授一甲第二名齐峥翰林院七品编修;授一甲第三名胡路学翰林院……”

在殿前两侧,站有数位内侍,他们随着梁总管的声音,声叠着声朝外洪声传唱,数声同响,重重叠叠,犹如在山野中回声滚滚,声势格外浩荡。

站在一众学子之首的三人,此刻尤为瞩目。

若日后不能在官路上出头,这会儿很可能就是人生中最璀璨、最荣耀的时刻了。

在一甲三名的授官圣旨宣读过后,梁总管又从旁边的红木托盘上取过一道圣旨。

他定眼看了看站在队首俊朗挺拔的少年,捧着圣旨,再次运气扬声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翰林院修撰狄昭学贯经史,年少英发。除社稷之害虫,靖四方之祸患,功勋卓著,百姓称颂,朝野共仰,特擢狄昭任大理寺寺丞,赐穿蟒袍。望卿明察秋毫,正国法,安民心,以副朕之厚望,钦此!”

在十几内侍的重重扬声下,在殿前的官员都感觉到何为天子垂青。

才刚刚入仕,便连跨越三级,从六品直升正五品,还毫不避嫌的让祖孙处于同一衙门,这是何等的青睐和看重?

即使当今看重能臣,用人不拘一格,但也从未有此先例。

许多官员都在心中暗暗心惊,思绪万千,但即使是平日里战斗力最强的言官,思前想后都觉得不好意思站出来反驳这份功绩和升迁。

景泰帝平日里升迁就给得干脆爽快,但凡能做出功绩,就定能很快得到提拔,

即使不算那些零零碎碎的,只算淮南王私铸□□案、还有近来军械案,都没有谁好站出来说,此事不妥。

若是真要站出来,多少也要掂量一下自己身上的功绩够不够?

你去抨击旁人升迁过快,结果仔细一算,自己身上的功劳还没有人家多,结果官位还比人家高,岂不是脸上无光?

在思忖和心惊中听完了十几人声如洪钟的宣读圣旨,只感觉好像有一颗耀眼得灼人的太阳,要在眼前冉冉升起。

本就站在最前方的狄昭上前一步,在明媚的晨光中,双手高举接过圣旨:“臣领旨。”

站在前头的狄松实、萧徽、姜琛等人,此刻心中也不免替狄昭高兴。

今后若无意外,昭哥儿的仕途将会是大路坦途!

许多官员自然也看出了这一点,他们望向狄昭父子师徒的目光中,不免带上了些复杂,或羡慕、或嫉妒、或欢喜、或不忿。

狄昭就站在那里,乌眸炯亮又坚定,好似这些目光都无法动摇他的内心分毫,犹如山岩和青松,既不畏风雨,也不惧前路。

等到繁冗庄重的流程结束,狄松实走过来。

面带难掩的喜色。

但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拍拍孙儿的胳膊:“今儿是你大喜的日子,祖父在正阳大街等你。”

他虽没能坐上那三匹打头的御马游街,但亲眼看到儿孙都先后踏上这条路,只觉此生无憾了。

狄松实很正经,很感慨。

但狄昭却压低声音,凑近后背对着人群,狗狗祟祟的跟他说:“祖父,你帮我看着点爹爹,我总感觉他最近看我的眼神怪怪的。”

一副“我怀疑爹爹在搞事”的表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