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68(1 / 2)

加入书签

。”

“不仅如此,”又有一位阅卷官出声,“不仅笔力浩荡豪迈,可见其胸怀壮志。落眼细微处,用典多且精,还每每有出人意料之巧思、可谓博古通今,此学子的见识、才学也是一等一的。”

经他这一说,阅卷官们顿时想起来了,为什么唯独这份答卷,印象最深刻——因为他们被迫慢下来了。

在成千上万份答卷里,针对同样的题目作答,哪里会有那么多的新意?考生所思所想,又有几人能超越阅卷官的知识范畴?

故而大多数答卷,飞快扫过去,便知道其水平了。

但在阅这份卷的时候,在看到许多又巧又精的用典后,脑子下意识被牵扯住:竟然还能如此作想?

思索中,速度就不知不觉慢下来了。

这就要从狄昭昭师徒俩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说起了,犹记得一本千字文,都能让师徒俩兴致勃勃的讨论若杀神白起干起了青天老爷的行当会如何?

又或许与狄先裕偶尔从上帝视角、以超前的思维看这个朝代的某些事有关,耳濡目染中,就慢慢染上了。

自幼好奇宝宝似的小昭昭估计也不会想到,自己求学时无心地十万个为什么,还会带来这样意想不到的收获。

杜成秋听一个个阅卷官都这样说,甚至有种是不是被买通了的离奇感,要知道文人相轻才是常态。

他目光巡视了一圈,不由低头看向手上这份答卷。

而考完的狄昭昭,可没有任何烦恼。

他兴冲冲地关心着阅兵大典准备的情况,然后就听到爹爹的激情吼叫——把书卷成卷举在嘴前,放声激情的歌唱着铿锵的战歌。

跑调版!但演唱者本人似乎并不这么觉得,还唱得沉醉地时而后仰时而弯腰。

狄昭昭惊掉了下巴:“我终于知道我唱歌像谁了。”

第154章 会元

杜成秋等一众考官经过一番争论, 将最优的十份答卷都评议了一遍。

期间对桌上这些答卷的名次争论不休,不乏分歧。但总归在规定时限内,核实好了排名, 确认无误后上报朝廷,只等待拆除糊名后拟榜。

拆除糊名后,看到最上方的名字,杜成秋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名单呈交上去,也送了一份去礼部,以便礼部安排张贴公榜。

春闱放榜了。

街道被堵得水泄不通,五湖四海的学子,各家的小厮侍从, 看热闹的百姓, 当看到礼部官员拿着一张又长又大的红榜出现,人群瞬间沸腾。

在隔着两条街的大理寺衙,狄松实手持卷宗, 却难得心不在焉。

大理寺的官吏和差役, 都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 低声议论着。

“咱大人就是太倔,去礼部转悠一圈, 打听一下,不就知道情况了?”

“要我说这有什么好担心的?我就不信咱大理寺的小神探取不中, 那一手你们又不是没见识过?不会还有人以为光靠眼睛, 不靠脑子, 就能找出那么多指印,用血迹把现场还原得好像亲眼见过似的?”

“这一样吗?感觉好些会念书的大人, 来了咱大理寺看着案子也没什么好办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