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42(1 / 2)
决策有任何一点破绽,都有可能被对方找到机会。
“你说得没错,相邻单于都护府的三州必须严防死守,同时弄清楚单于都护府那边的态度。”狄仁杰终于开口回道。
前面这件事其实是最好办的。
不涉及让这三州的府兵越界出兵,只是通报战况紧急戍守,以他们二人水陆运使的身份就能办到。
另一件事也不难决断,正是要将这条消息尽快让人传讯长安,告知天皇天后。
但最后两件事情不简单。
一件,是尝试北上解高侃之围。
另一件,便是提防那个潜在的敌人。
狄仁杰和娄师德在此刻都能从对方的神情中看出一个问题——
高侃这个人,到底救不救?
或者说,他们能否担负起这个临时做出决定、先斩后奏的后果,并且确保战情不会因为他们的决定而恶化下去。
能自地方官员被选到中央,对于他们两人来说都付出了十多年的时间为代价,走出的任何一步都需要小心谨慎。何况,今日的战况是因为太子李贤导致的,和他们两个其实没有多大的关系。
换句话说,只要他们能确保并州大都督府不失,他们就没失职。将全部精力放在一件事情上,也显然要比分心其他事情要容易得多。
倘若贸然北上救援,反而很有可能会引来更坏的结果。
但对这个问题的思量,好像只在狄仁杰的脑子里过了很短的时间,娄师德就已看到狄仁杰将一把剑拍在了桌案上。
那是一把——安定公主的佩剑。
当日右相和狄仁杰前往河南道巡查灾情的时候,安定公主便将这把剑送到了右相的手中,而这一次,狄仁杰和娄师德二人前来此地周转军粮也作为后援,安定公主依然将这把剑交到了他们的手中。
那是安定公主在告诉他们,在必要的情况下,他们能以她的名义行事,越权调度府兵。
也想必,安定公主在将这把剑交托到他们手中的时候,就并不希望他们只是按部就班来办事。
而在方才的信使告知中他们也知道了,高侃宁可受到铁勒以太子的性命对他们做出威胁,也要保住士卒的性命。
这样的人,难道不值得他们去救吗?
狄仁杰缓缓开口道:“宗仁,我们先分析一下那路特殊的敌人。”
娄师德自年少之时就有才思敏捷的美誉,狄仁杰在并州任职期间就已展现出了在评判政务卷宗之时的眼力,现在既然必须要救,那么他们就必须谋定而后动,绝不能草率行事。
“你在扬州任职期间,参与过平定当地的流民山匪叛乱,论起军事这方面我不及你,但我们姑且不从军事上来分析。”狄仁杰的目光沉静而犀利,“我们来看人心。”
他问道:“从太子和高将军为何会分开,又各自落入困境来说,这是由谁促成的?”
狄仁杰这个重点抓得相当要紧。
被高侃派遣出来的信使,本就是军营之中的高层军官,也是高侃认为最不可能直接叛逃的人,将高侃自领兵与太子会合到和铁勒两军对峙的情况都能说得很清楚。
也自然能被聪慧之人察觉蛛丝马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