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97(1 / 2)

加入书签

兴于这份开垦的收成,也高兴于此地百姓的投诚归心恐怕能在明年进入一个新阶段。

他也旋即听到李清月说道:“再将一部分晒干、脱谷的稻米尽快送到州府来。”

哪怕这个现在被称为辽东新米的品种和后世的东北大米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但李清月毫不怀疑,今年的这份收成依然有其特殊之处。

几日后的州府聚餐上,这新米就被摆了上来。

连带着的还有几种在其他地方也能采购得到的普通稻米。

“公主!今日只吃米啊?”卢照邻也算是混熟了,毫不犹豫地发问。

然后就对上了李清月扫过来的目光,“先吃饭后吃菜不行吗?免得被其他东西干扰到味觉。”

卢照邻哑然。要这么说的话倒是也……也没什么问题。

何况,将这两碗稻米放在一起,除了眼瞎之人都能看出,这两者确实有着很大的不同。

那先来试试这个收成能否达到预期,也是应该的。

“和南方稻米相比如何?”

杨炯认真地将口中的米饭咀嚼吞咽了下去,当先答道:“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清月朝着另外几人看去,就见众人相继点了点头。

澄心曾经在司膳底下做事,对于食物的品鉴要更为专业,这个时候也毫不吝啬地对其给出了绝高的评价。

或许种植天数的延长,让最后的这种口感不会被所有人接受,但对关中那头的贵族来说,这等饱满、油亮、糯香的状态,无疑更适合出现在他们的餐桌上!

“我听公主话中的意思,是想……将剩余的部分送往关中?”姚元崇听到这句评价,很快反应过来了李清月的想法。

这种米毕竟没法做到两年三熟、一年两熟,目前种植的区域也不大,就算随后拓展了种植的土地,能进一步满足当地百姓生活所需,也很难成为严格意义上的军粮储备。

相比之下,今年收获更多的还是熊津大都督府地界上的麦子。

按照一个多月前刘仁轨让人送来的消息,大都督府辖区内的五府府库都已尽数填满,甚至又赶在秋收之后多开辟出了新田。

或许也是因为粮食的丰收,哪怕黑齿常之、道琛和沙叱相如都并未驻扎在此地,也并未再有什么叛乱的情况发生。

这才更像是储备粮的架势。

但若是这种在辽东肥沃土地上精心养护出的水稻,能凭借着特殊的气候与水土资源成为和中原稻米不同的品类,也从中脱颖而出——

数量少就完全不是问题了!

“你们来看。”李清月带人转道来了书房,指着上头挂着的那幅地图说道:“泊汋临近大行城,此地的海港终年不冻,可随时出行,抵达青州附近的莱州湾。”

“青州为大河入海口,在此地可以将稻米运上商船,自后汉王景治河以来,这一段再未改道,水运出事的情况罕有发生。”

“也就是说,只要手握一支海上往来商队,再寻到一支合作的黄河水运商队,我们要将这辽东新米送到长安,就能全程都是水路。”

“不,”李清月顿了顿,“倒是有那么一段陆路。”

就是三门峡的这一段山路。

“可这条路,早在六年前就因为朝廷的粮食转运仓设置而开辟出来了,到如今,已随着各方商队的借道被越发拓宽了。”

说起来也算缘分,提出这项改变的人还是她自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