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4(1 / 2)

加入书签

当是上上上位昭王所做的。

澹台莲州与黎东先生讲了这个故事。

黎东先生道:“是以昭文王才改了军制,使得昭国一时中兴。如今已没有这么残忍了。

“您若想赦免他们的奴籍,直接赦了便是。”

澹台莲州摇了摇头:“我可以直接这样做。赦免一个人、十个人、一百个人,甚至成千上万人。

“但这些人莫名其妙地做了奴隶,又毫无理由地被赦免,他们没有立锥之地,要他们去做什么呢?还是得先教会他们该做什么,让他们有事可做。”

而且,让这些人被流放、入奴籍的是他的祖辈,要是他直接反驳,便是一种不孝违逆的行为。

他知自己做每一件事都得有章程、有理由,而不是直接下令。

黎东先生问:“太子觉得怎样?”

澹台莲州以一种宁静而坚定的声音:“我看,还得继续改。”

第72章

天暗下来,同屋的学生累了一天,打算歇下了。

荆玉山反而将头发梳得纹丝不乱,更换了一件干净的熏过香的文士长衫,提了灯笼出门去。

同学问:“你去哪儿?”

荆玉山道:“我去见黎东先生,请教一些学问。这不是白天没空吗?”

他是两年前投入黎东先生门下的弟子之一。

他们这群给太子当差的小吏都是。

当年太子被抓,生死未卜,黎东先生说要去营救太子,若有人想跟他去,则一起去,若不想,他赠一份路费,资以返乡。

留下来的人不足三分之一,荆玉山就是其中的一个。

但是他自觉与别人不大一样,他并非仰慕黎东先生的才华,也非对昭国有多少情怀。

他觉得自己只是无处可去而已。

昭国是他为剩不多的选择中最好的那个。

他其实并不知道自己是哪国人,他出生于乡野间,母亲是个妓女,生父不详。在他三岁时,母亲把他卖给了一个荆姓商人,换了三斤小麦,于是他的小名就叫“三斤”。

商人发现他聪慧异于常人,为了培养他,教他念书写字,从此他有了自己的名字:荆玉山。

他跟着商人养父周游了列国,他问养父:“您是哪国人?”

养父道:“我是商人,我没有国家。利益在哪里,我就在哪里。”

荆玉山长到十六岁,饱读书策,养父对他说:“士农工商,商人最贱。你的才能不应该做一个小商人,离开这里,去向国君献策,说不定能求到一官半职,将来飞黄腾达。”

他带着养父给的路费踏上了游学求官之路,九年间,辗转于各个国家,从庆国出发,一路南下,都没有求职成功。

庆国当时正值国君交接之际,几位王子勾心斗角,时局波诡云谲。

无论是老庆王还是新庆王都没有空接见他这个无名之辈,但是当时还是王子的贺朔收了他做门客,他住了三个月,在游廊上见过对方一面,甚至来不及说上一句话就被打发了。

两年后,他没能再见到贺朔,于是去了幽国碰运气,在幽国更惨,他花光了钱买礼物送给幽王近身的侍者,结果人只收钱不办事。

之后他又去了两个小国,觉得对于小国来说,自己怎么着都应该能得到一个不错的官职了吧?结果没有。不过倒是混了一阵子的饭吃。

九年。

在这个乱世,已经是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了。

他等了太久,甚至觉得自己不可能再有机会。

再然后,他听说了昭国大胜幽国的战事,还有昭国太子的各种奇特传闻,以及归隐许久的黎东先生为这位昭太子执鞭牵马。

怀抱着好奇,他来到了昭国,拜入黎东先生的门下,成了黎东先生的学生,也顺理成章地变相做了太子的门客。

对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