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4(2 / 2)
烧瓷时所用的釉料色彩丰富。
她这些年培养出的一批工匠,技艺也是巧夺天工。
可以说,之前沙夷的大半经济来源都系在这些陶瓷上。
在制瓷上,木其尔她们是门外汉,没有任何外行指点内行的想法。
不过,对于改良瓷窑,她们倒是颇有心得。
了解完窑的情况,木其尔便根据兴和的经验提了一些改进建议,例如鼓风的技术,以及窑内特殊的设计构造。
微宁公主对此道精通,一听点拨,很快就想通了其中妙处。
她觉得这些提议都点到了关键之处,不禁对木其尔一行人又高看一眼。
有了现成的好窑,日后不仅可以烧制瓷器,还可以顺便烧一下玻璃。
木其尔并不藏私,将制玻璃的法子大方地说给公主听。
公主闻言很是吃惊:“你们竟然会烧琉璃?看来我这瓷器也没什么能拿出手的地方了。”
在这个朝代,琉璃烧制技术没有传开,相关制品不常见,所以十分珍贵。
在公主看来,玻璃瓶自然是比瓷器更值钱。
木其尔忙道:“不不不,我们烧玻璃的核心是技术,而你们烧瓷器却是艺术,是有灵魂的技艺,这还是不一样的!”
匠人制瓷是很有匠心的,带有一定的创作成分,她们烧玻璃却不一样。
在兴和烧出的玻璃,只考虑实用性,所以没有太多设计。
比如大块的玻璃窗,小型的玻璃镜片。
就算是烧玻璃瓶,基本也是简单基础的款式,主要是拿来做化学实验用的。
不过,正如公主所言。
在这个朝代,纯度高的玻璃,就算样式再简单,拿到外面卖也是很稀罕的。
这次接手了瓷窑,日后烧玻璃也可以有分工。
兴和那边就专门生产实用的玻璃制品,这里则是可以烧观赏型的琉璃制品。
想来公主的能干匠人们,可以在玻璃上玩出更多的花样来。
结束了验收工作,木其尔这边也没闲,拉着公主一起热火朝天地搞起建设来。
而在另一头。
才从灾祸中走出来的九斗也在努力重建,恢复生机。
原来那位九斗县令不知去了哪里,销声匿迹,但默契的是,百姓们也没人主动问起他。
如今九斗的事都是方军的人在管,还有其它几个有水患的地方亦是如此。
虽然不太厚道,可不少百姓都在偷偷许愿,希望方军能一直待在九斗,治理这里。
这天。
大妮放下了课本,走出临时帐蓬,在另一座帐子门口等待自家的妹子二妮。
之前,她们母女三人从水灾中获救,心怀感激地在方军组建的临时驻地好吃好喝地待了一阵。
方军的照顾无微不至,每日给大家吃的都是精细粮食。
一开始吃的东西叫“饼干”,后面她们竟还喝上了稻米煮的肉粥。
那种肉粥是大妮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东西,热乎喷香的粥喝下肚子,被水围困的噩梦都能变淡几分。
照这样的养法,没过多久,所有九斗的百姓就都恢复过来了。不少人气色甚至比受灾前还好上许多。
只是,大伙心中仍藏着不安。
这些日子发生的事,就像一场梦。
方军来得及时,做的也极好。
可她们只要一想到,生活要从一无所有重新开始,就觉得茫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