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5(1 / 2)

加入书签

个快乐的端午节。”

不管别人如何,反正胤祈是名利双收。

胤禟也算勉强,他从大赚变小赚,本来还在郁闷呢,没想到几日后偶然听皇阿玛说了一嘴胤祈的收入。

他瞬间后颈一紧,僵硬的笑了一下,还好赢的太后和宗室的老福晋们,最后他还分给胤祈银子了。

不然就以他在皇阿玛这的形象,恐怕又会被骂几句。

端午过后胤祈荣登箭术第一的宝座,康熙也是被奉承的心满意足。

胤禟有条不紊的继续整八旗的账,预计到十二月能够结束第一步。

而胤俄也是磕磕绊绊上任了矿务院。

还好胤祈想着这件事,安排陈随风和十哥见了一面。

陈随风有脑子有职位,胤俄则有身份能压住。

两人互相一扶持,在新衙门还真能携手走下去。

胤祈瞧陈随风适应的挺好,十哥竟然还挺依赖陈随风,他也是放心下来。

恰好阿隆和王用宾一起考武举,他就去凑凑热闹,不想竟然真是碰见天大的热闹。

第69章

武举制度创立于武周时期,但是直到明清时期才开始兴盛。

这等涉及国家选官体制的东西,李蟠向来讲的更加详细些,恨不得掰碎了喂他嘴里。

毕竟将来胤祈要步入朝堂,和官员打交道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总要了解这人的出身来历,将来理清关系也容易。

胤祈从前根本没想过王用宾和阿隆也会参加武举,毕竟他俩的出身来说不必如此去拼。

明朝的武举和如今大清的武举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明朝开始武举虽早,但是制度一直没有被确定下来,直到成化年间由太监汪直提议才设了武举的乡试、会试。

不过却是文在武之前,只有通过了文试之后才能参加武试。

这其中就有个很重要的问题了,那就是一般武人其实兵书念的并不利索,而且参加武科的武人往往比文科的文人穷上许多。

若是有银子早就去念书考科举了,没银子才只能凭借身体素质来参加武科。

这样的武人们念书自然也就是一般般,少数出挑些的,最后武试上表现也是平平。

更重要的是明朝的武官职位多半是世荫承袭加上一些行伍起家的将军等,武举只是一个补充的武官的途径,选出的能人并不多。

但是到了如今则是不一样,大清的武科规定是武在文之前。

先进行马步射,马上射箭两回合六支箭,中三个合格,步射九支箭,中五个合格,之后还要比拼力气,拉硬弓、舞刀、举石,合格的人才能考笔试。

如此一来就是在身手合格的人里面选出最有脑子的,这才是将来能够带兵打仗的将军。

本朝对于武科出身的官员也是十分大方,要知道文科的状元进入翰林院也才正六品啊。

而武科的状元则是能够授正三品的参将,武榜眼是从三品的游击将军,武探花是正四品的都司,其余二甲则是正五品的守备。

胤祈为此鼓励了王用宾和阿隆,“努力上去啊!只要能拿下状元,你们俩就能把陈随风踩在脚下了!”

阿隆连忙摇头,他虽然十分想踩陈随风那个黑心鬼,但是他心里也是清楚的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