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2(2 / 2)

加入书签

袁沐见他心中明白,点了点头,终于告诫他道:“殿下恕臣直言。陛下虽然避而不见,可殿下的一举一动,陛下都瞧在眼里。这个时候,殿下对这刺客搭救得越是卖力,恐怕陛下就越不愿同殿下相见,朝臣看了,也要议论蜂起。”

他所说之话,刘瞻如何不知?他自己也知道,长安不同于凉州,到处都有眼睛盯着,何况现在他正在风口浪尖之上,这当口他对张皎表现得越上心,便越是将其置于危险的境地,可虽然如此,难道他还能袖手旁观不成?

大理寺讯问的手段,刘瞻多多少少也有耳闻,只是从前与他无关,他便也不甚在意。可他只要想到,那种种手段现在正用在张皎身上,便觉胸口上压了块石头,几乎喘不上气来。他涩声道:“王傅所言刘瞻亦知,只是眼下箭在弦上,已是不得不发了。”

袁沐瞧着他,半晌后轻叹了口气,“好罢。”

刘瞻听他松口,忙微微低头,作出虚心受教的神情,随后便听袁沐道:“殿下可知,想要做成此事,有三个人挡在前面。只要这三个人放行,那便畅通无阻了,旁人也掀不起什么浪来。”

刘瞻心头跳了两下,隐隐猜出袁沐口中的这“三个人”都是谁,却不吱声,听他继续道:“其一是此事的苦主,大将军素来以忠诚立身,想来也能理解此人当日拔刀相向,乃是忠人之事,未必会当真怪罪于他。”

刘瞻想着当日秦恭神情,暗暗点头。

“其二不用臣说,殿下自也知道,只要能让他点头,旁人谁敢非议?”

刘瞻心中一紧,知道袁沐所说乃是他父皇。只是想要说服父皇,谈何容易?

“这第三人也不必臣说,只要第二人应了,他也不会再说什么了。”

刘瞻知道第三人便是太子,暗暗攥紧了拳头,片刻后又松开了,急切道:“可要如何说服这第二人?”

袁沐却摇了摇头,“臣言尽于此,剩下的只能殿下自己体会了。”

刘瞻一愣,只觉袁沐这番话看似说了什么,其实又明明什么都没说。他自己难道不知,此事的关键便是他父皇吗?岂用得上旁人提醒?

他原本不愿离开,可见一旁袁沐已起身送客,只得怏怏告辞,走出袁府外面,心头却霍地一亮——他忽地悟出袁沐方才这番话背后的一层意思,心中隐隐有了打算,知道该如何向雍帝求情了。

只是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如何见到雍帝。

他思索一阵,连夜登门造访耿禹。耿禹此次同他前后脚地一道回了长安,带回了八万人马,只在凉州留下两万,编入秦恭麾下,以备明年再同夏人交战。大捷之后,雍帝认为凉州已不需二十万人,于是将耿禹召回京中。

耿禹刚刚得知刺客落网、刘瞻窝藏钦犯一事不久,见刘瞻登门,微微吃了一惊,却到底没有闭门不见。刘瞻见过他之后,不欲让他为难,也知道自己若是要求得多了,耿禹必不会答应,于是只请他在第二日朝会之上,将张皎临阵时如何杀敌、如何使得夏人六军辟易之状向雍帝如实说出。

他知道这次回到长安之后,定要多方走动,怕仓促之间准备不及,特意将先前送给张皎的二十匹好马带回了十匹,这会儿一股脑地赠予了耿禹,以谢他直言之情。

耿禹见他出手竟如此阔绰,大手一挥便是十匹举世罕见的宝马,而所求之事,竟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